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

顾则徐:中国人误读世界缘于信息不完整 

  《国际先驱导报》在1月5日推出报道《中国人误读的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后,又于1月23日发表《中国人为何误读世界》系列报道,对误读原因作了四点归总:偏激的民族情绪;媒体盲目跟随西方;媒体选择以偏概全;把幻想当真实。 其中,第二、三点属于新闻操作技术问题,第四点属于思维方式问题,都属于形而下的层次,主因其实就是第一点,民族情绪作怪。把中国人误读世界的主因归结为 民族情绪,我以为依然只是表象,而且流于狭隘。

  读世界是信息接收过程及其结果,大致有两个程序:一是做新闻的程序,一是读新闻的程 序。《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和分析并没有分清这两个程序,而是鼻子、眉毛一把抓,把关于世界的新闻本身与人们看这些新闻后的读解混淆在了一起,把新闻人与 读新闻的人混淆为了一体。这两个程序都是中国人读世界的方式,但它们有时序先后的分别,读新闻的人读世界对新闻人读世界有着总体上的依赖性,在信息接收方 面受新闻人读世界限制,自身的再分析只能在这种受限制的前提下进行。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与其说是中国人误读世界,不如说是新闻人误读世界。误读世界的主 因只能从这个环节上去找。

  既然是中国人读世界,因此就不只是一个新闻或媒体的问题,而是一个全面的信息传播过程,在新闻之外还涉及学 术、教育与艺术。学术似乎与普通人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的事情,但学术乃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智慧所在,它以阴柔的方式决 定、影响着所有人的思想和观念。学术传播最重要的渠道是教育,通过教育,思想和观念得到最广泛、深入的继承、传播和发展。至于艺术,则天然就是思想和观念 的传播方式。无论是学术、教育还是艺术,都是信息接收过程及其结果,在信息传播上与新闻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构性,都同样是一个中国人读世界的问题。讨论中国 人读世界而不涉及学术、教育、艺术,自然流于狭隘,因狭隘而不能看到更深入的主因。

  本文是短文,不能予以展开,只能简洁明确我的观点:中国人误读世界的主因是在于信息的不完整及其体制,而不是民族情绪。我的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新闻或媒体,而且也适用于对学术、教育、艺术的考察。

   因为世界上有民族之分,便有相应的民族情绪,这是自然的、正当的。如果说有民族情绪而误读世界,则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在误读世界了,从而误读世界就属 于正当和自然,不能够成为被批评的倾向和现象。这是荒唐的。因此,正当、自然的民族情绪并不能成为中国人误读世界的主因。但是,民族情绪又确实构成了一部 分中国人误读世界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发挥出了狭隘的或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是坐井观天,而是看见了整个的天只当没有看到,天下只 有一我。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唯我独尊,以自己的利益超越一切民族的利益,不知道尊重、谈判、妥协,处于一种十分神经质的状态。这两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 通常是互相依附的孪生子,在信息传播上共同的特征,都是以不完整信息为维持基础。信息的完整性是人类理性基础,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则一定是非理性的,它的 造就源于信息的不完整。

  不完整信息在中国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体制,贯穿在全部的学术、教育、艺术、新闻当中。这种体制虽然陈旧,并 在慢慢改变,但也不是马上能彻底改变的。在这种体制之下,不完整信息只能是中国的一种常态,并将继续延续。由于处于不完整信息状态下,中国人就难有完整的 理性,包括新闻读者就不能进行完全的理性分析。因此,由于不完整信息,中国人不仅看世界,即使看中国本身,也只能经常处于误读的状态。至于所谓的“民族情 绪”,即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不过是所有误读状态中的一种表现,比如同样误读世界的“民族情绪”,也还有着跟极端民族主义相反的民族虚无主义,还有着民族自 卑主义,它们同样也是由信息不完整的理性缺损造就的,在很多方面甚至比极端民族主义更具有流传性。

2007年1月21日星期日

La pastèque et le désir sexuel [天边一朵云]

[注]法文部分是本人的剪贴加自己的评论而成的

Décembre 2006

« La Saveur de la pastèque » commence comme un film classique de Tsai Ming-liang. Lieu désert, un couloir. Une femme y avance. Elle en croise une autre. Ça dure quelques minutes. Plan séquence normal. Tsai va nous refaire ses longs plans comme depuis quinze ans. En un sens, c'est vrai. Mais le cinéaste taïwanais opère sa révolution lentement, en douceur, à l'image de ses films.

Cette fois, Tsai nous présente à Taiwan, grande sécheresse, pénurie d’eau, juteuse à souhait... Que faire quand l’eau vient à manquer ? Trouver des agents de substitution, le moindre n’étant pas la pastèque, ainsi que nous l’apprend un programme éducatif de la télévision. Car l’eau fait défaut ici quoique nous soyons en ville. Comme Tsai a dit : « Une soif, un désir, c’est la réponse à un manque, à une absence...Dans la vie de tous les jours, tout semble être disponible à la demande. On ne distingue l’essentiel que lorsqu’il vient à manquer. »Alors, chacun a sa solution. Elle, Shiang-chyi (Chen Shiang-chyi) erre dans des couloirs ou des rues, à la recherche d’un peu d’eau. Elle stocke des bouteilles sans étiquettes dans son frigo. S’offre un moment d’intimité incongrue avec une pastèque, au frais, qu’elle regarde avec délectation, lèche avec amour. Plus tard, une pastèque sous le tee-shirt, elle fera mine d’enfanter subitement dans un escalier... Lui, Hsiao-kang (Lee Khang-sheng) se baigne dans les citernes d’eau de pluie posées sur les toits. Escalade vers une détente étrangement tendue... Petit bout d’homme, il exhibe une virilité sourde dans des films pornos. Les tournages sont froids, techniques, sans grâce. Les corps réduits à leur dimension mécanique. Sa partenaire japonaise, par exemple, ne sait que couiner un plaisir qui n’existe pas - elle finira inconsciente comme une poupée de son dont on continue à user pour que le tournage puisse se boucler...

« La Saveur de la Pastèque » est en fait un film très poétique. Il faut savoir que « Un nuage au bord du ciel » : telle était la traduction littérale du titre, titre original qui attestait sans doute davantage de la poésie du film que sa traduction française... Désir de cinéma, puissance de création, violence des émotions : "Un nuage au bord du ciel" est, probablement, dans le sens plein du terme.


Des scènes de sexe dérangeantes, toujours, mais aussi des scènes de comédie musicale réjouissantes, qui illustrent astucieusement la narration, de l’humour - parcimonieux mais irrésistible

La pastèque est là, présente mais sans plus, comme pour donner un fil conducteur. Elle est là comme élément sensuel, sexuel ou tout simplement rafraîchissant. Le désir sexuel et leur désenchantement par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sont, à nouveau, les préoccupations bien évidentes de cette Saveur de la pastèque. L’acteur de films pornographiques, se repaît d’actes sexuels, devant les caméras ou en solitaire, mais le véritable acte d’amour lui est impossible. Lorsque l’occasion se présente, il ne veut pas ou ne peut pas, mais en tout cas ne le réalise pas.



Le film oscille sans cesse entre réalité et fantasme, entre des scènes très crues et une pudeur touchante. Sur l’ensemble flottent des moments d’une grande originalité, oniriques ou surréalistes : l’actrice de film porno qui fait mine d’accoucher de sa pastèque, l’acteur se servant du pied de l’actrice comme porte-cigarette, des bulles de savon voltigeant mystérieusement et venant s’échouer sur elle. Chaleur, désir, pulsions, excitation... La sensualité est paradoxalement traitée avec une distance crue. Alors qu’il y a une métaphore alimentaire, omniprésente, qui prend toute la place : comme sur l’affiche, le sexe de la femme prend la forme d’une pastèque. Et la femme, au passage, est réduite à son sexe. Plus que les scènes de pornos cliniques, industrielles, c’est la nourriture qui devient obscène. Dégoulinante, excessive, emplissante, dérangeante, elle intrigue toujours. Alors, question : Tsai Ming-liang, en poussant à l’extrême la femme-objet pour en faire un aliment, produit de consommation courante, flirte-t-il avec la misogynie ?

Ce doute affleure sans arrêt durant le film. Ca sens qu’il nous parle finalement et justement davantage du cinéma et de son incapacité à rendre compte des relations humaines, des relations homme-femme, d’un extrême générique à l’autre. Ca semble justement qu’on peut vérifier pourquoi il n’y a qu’une seule parole pendant tout le film : « Tu vends toujours des montres ? » demande la fille au garçon. ( Non, le garçon ne vend plus de montres. Il a changé de métier, il est devenu acteur de porno.)

Comme Tsai celle qui a dit : « J’ai toujours un sentiment de culpabilité à regarder ces corps et très vite, j’ai l’impression que ce sont des hommes et des femmes exploités et interchangeables, comme des objets de consommation...Cela m’a quand même posé pas mal de questions qui m’intéressent : en quoi ces films qui veulent tant s’approcher du réel sont-ils documentaires ? Est-ce un genre qui peut porter une réflexion ? Par exemple, le porno a souvent recours au gros plan. Il le fait même à outrance. S’il s’agit de filmer des parties du corps de très près pour comprendre, analyser et décortiquer leur mystère (comme le font les écrans vidéo des chirurgiens dans une salle d’opération), alors oui, ça m’intéresse. »

on se demande que l’amour qu’un homme et une femme peuvent éprouver l’un pour l’autre, malgré leurs défauts, qui se résument sommairement ici à une condition d’acteur de pornos pour l’un, et un goût trop prononcé pour le jus de pastèque pour l’autre (dans la scène où elle lui en tend un verre qu’il jette par la fenêtre).

Mais malheureusement, avec la violence de la scène finale : Il est en train de fourrager une actrice japonaise aux seins énormes au moment ou les tournages se font dans un appartement. Et avec la larme que l’on voit couler sur la joue de la fille, et l’expression de regret qui apparaît sur le visage du garçon, Tsai semble faire du sexe un acte détaché de l’amour, comme si cette violence, que la fille et le garçon ont eux-mêmes provoquée, ne pouvait pas être vécue sans douleur.

En même temps, Tsai Ming-liang laisse éclater un certain côté fantasmagorique, matérialisé par des séquences de comédie musicale d'un kitsch volontaire, et qui sont comme des respirations dans un récit basé sur l'enfermement. Véritables petits clips illustrés par six chansons de la pop taïwanaise des années 60s, toutes courtes, jamais ne durant plus de deux minutes, elles sont un vibrant hommage à la tradition américaine des musicaux des années 1940 et 1950. Chorégraphiées à l'ancienne avec les acteurs vêtus de costumes espiègles. Ces chansons mélancoliques et volontairement naïfs rythment La Saveur de la pastèque, en font battre le cœur intime du film mais aussi dispense un côté régressif, synonyme d'un désir du retour à l'innocence et aux vertus de l'enfance perdue.

Par conséquent, le film procure une sensation étrange, sa plus grande beauté résidant dans ses secrets et dans la part de mystère qu’il conserve. Tsai Ming-Liang nous aura choqués, mis mal à l’aise, amusés, attendris. D’un point de vue formel autant que narratif, La Saveur de la Pastèque peut finalement être comparé à une histoire d’amour, avec ses doutes (les hésitations des personnages et la caméra parfois distante), ses attentes (les longs plans contemplatifs), ses moments d’exaltation (les scènes de comédie musicale fantaisistes) et son final en forme d’orgasme simultané et profondément troublant, qui laisse un goût amer. Tsai Ming-Liang est-il un artiste ou un pervers ? Probablement les deux à la fois.

filmographie de réalisateur, Tsai Ming-Liang

1989 : All the Corners of the World (TV)

1991 : Boys

1992 : Les Rebelles du dieu néon

1994 : Vive l'amour

1995 : My New Friends (TV)

1997 : La Rivière

1998 : The Hole

2001 : Fish, Underground

2001 : Et là-bas, quelle heure est-il ?

2002 : Le Pont n'est plus là

2003 : Good Bye, Dragon Inn

2004 : Welcome to São Paulo

2005 : La Saveur de la pastèque

2006 : 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


以下部分则转载自《天邊一朵雲》(The Wayward Cloud)' 來自 放屁(Fun&Peace).

《天邊一朵雲》(The Wayward Cloud)

◎2005.03.20 謝一麟

天橋不見了
在《天橋不見了》片末,李康生去應徵A片男主角,最後推開窗戶,鏡頭搖向天邊的雲朵……

poster_b.jpg

你還在賣錶嗎?
這是《天邊一朵雲》裡李康生陳湘琪唯一的一句對白,不過正因這句話,就可以巧妙的將此片與《你那邊幾點》、《天橋不見了》 串連起來。用一句對白,就可以交待對手演出的兩個人之前因與背景,誰說需要台詞才有辦法說故事?語言這麼好用嗎?難道沒有限制、極限?我們每天生活唧唧喳 喳的講了這麼多的話,扣掉打屁、瞎扯、應酬……,有意義的話有幾句?意義的定義又是什麼?說話,有辦法用來溝通嗎?人跟人的“溝”(gap),真的有辦法 “通”?是不是一定要靠說話?眼神呢?氣味呢?肢體呢?……,難道這些都沒有用處嗎?情感的傳達,就只能靠說話嗎?

身體
拿掉語言,就可以專心處理表演(肢體表演),所以蔡明亮的 電影裡,幾乎都是在處理「身體」的問題,脖子莫名扭到、同性情慾、看著丈夫遺像自慰、跛腳……,終於,在《天邊一朵雲》裡,正視我們看似熟悉、實際卻相當 陌生的身體,赤裸裸的放在你的眼前,你要怎麼去看待?情色/猥褻/尷尬/漠視?觀者怎麼看待螢幕上的身體,這種態度,也正投射出他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體, 我們在觀看別人的過程中,同時就是在觀看我們自己。

A片
在所有的「電影」裡頭,看起來最直接面對身體的,似乎就是所謂的A片了,但A片裡面,真的有所謂「身體」這種東西嗎?還是那都只是局部器官的放大與其併置的排列組合而已?

在看A片時,觀者是握有主導權的,要快轉、要定格,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上,片中的身體也成為自身慾望與想像投射的客體。但是將「拍A片」這件事拍成電 影呈現在你眼前的時候呢?A片本身不是片(電影),而是成了片(電影)的題材,觀眾看到的不只是主角,連工作人員都看到了,所有刻板印象頓時變的荒謬起 來,“精準”又誇張的呻吟聲、不顧女主角死活的工作人員、A片中總是勇猛的男優被操到硬不起來、荒誕的鏡位、簡陋的燈光、道具……,都翻轉著一般人對於A 片的印象與想像,這一翻轉,把平常最私密又超現實的一個幻想給拿走了,這樣生活該怎麼辦?只能完全面對「現實」這件事,就像在缺水的情況下,拍完片,身上 的西瓜汁無法清洗乾淨,所以男女主角的身上都招惹來螞蟻的情況一樣,既荒謬又殘酷,但生活的「真實面」的的確確是長這個樣子。張愛玲說:「時代一如生命, 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蝨子。」

cloud34.jpgcloud07.jpgcloud01.bmp
缺水/西瓜
在《》一片裡,雨下個不停;到了《天橋不見了》裡,台北成了一個缺水的城市。缺水的意象,延續到《天邊一朵雲》,口渴想喝水,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沒有種族、性別、階級、年齡之分,但我們真正渴(望)的是什麼?缺的又是什麼?真正照顧人民的政府嗎?愛情嗎?……

缺水的年代,連民意代表都只能荒誕的唱歌祈雨,市井小民止渴的救贖,竟然是西瓜。十年前李康生還在待售的仲介房屋裡玩著西瓜保齡球(《愛情萬歲》),這會兒西瓜已成為A片中的道具(一晃眼已十年?!)。西瓜本身既是影片中的道具,也是影像語言中的明喻,夾在夜櫻李子的腿中,成了女性器官;塞進她的嘴中,又成了男性器官。西瓜不只串起A片中的男女主角,同時也串連起李康生陳湘琪。那廂的西瓜是A片中男優與女優的交融;這頭西瓜(汁)是陳湘琪的解渴(望)飲料。厚實綠皮包覆著火紅果肉的西瓜,裝載的究竟是慾望、愛情、還是寂寞?

cloud03.jpg
西瓜用來當A片道具,好笑嗎?荒謬嗎?西瓜不是可以用來傳達情意嗎?(師大西瓜節)一樣東西的標籤,是人貼上去的;意義,也是經過人詮釋後所賦予的,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樣貌(意義),有許許多多的可能性,但有多少人可以不被表象給框架住,自由自在的想像,自己賦予意義呢?
西瓜,被蔡明亮與劇中演員,玩出各種生命。

cloud08.jpgcloud09.jpgcloud06.jpg

鑰匙/坑洞/愛情來了?
陳湘琪要找的那把是什麼鑰匙?家裡的嗎?還是行李箱的?爲什麼要把它丟了?丟了又要去找?跑哪裡去了?怎麼會找不到?跟後來在柏油路上出現、小康挖出來的 那把鑰匙是同一把嗎?找到鑰匙是不是就可以打開我們想要開的東西?例如一個人的心?假使一個人的心是需要鑰匙來開啟,那它又是為何而鎖上?

生命前進的路上,就跟外面的馬路一樣,許多人來來去去,自然也就會有許多坑坑疤疤,所以需要挖填、埋補,不管有什麼坑、有多少洞,柏油一舖、一蓋過去,就又可以行走了,儘管這樣的修補結果是不堪的、醜陋的。

鑰匙從柏油路被撬出來,路面就開始漏水,那愛情會不會也跑出來了?

拉背/如果男人是爬蟲類
在名為《愛情萬歲》的片裡,絲毫看不到愛情;在《天邊一朵雲》中,似乎明顯就可以嗅到愛情的味道。從一句「你還在賣錶嗎?」的開場白,兩個人的曖昧情愫就開始源源不絕的湧出來。從公園鞦韆椅那場戲開始,之後的很多場兩個人對手戲,都是拉陳湘琪的背,然後帶李康生的表情,這是蔡明亮自己的喜好問題而已嗎?還是另有用意?一個AV男優在片中,表情可能是很誇張、聲音是很嘶吼的,但在幕後實際的生活中呢?尤其是面對自己的愛情時,會有什麼表情?應該要如何去面對?

cloud33.jpg

曲折/迷宮/鏡像與虛實
全片中,有很多的鏡位,都是擺在那種路的轉彎、交會處(第一個鏡頭、公寓大廈內等等),觀者的位置,就被放在轉角處,可以清楚的看到兩邊的人(但是片中的 人物無法互相看見),位在一個全視場景的觀點,同時兩條路的交叉也形成一個箭頭指向觀者自身,在這個轉角會發生什麼事,觀看者擁有很大的想像與期待空間。 另外一種類似的鏡位,就是一樣東西、一道牆隔在畫面中間,分開兩個人(陳湘琪第一次請李康生到 家裡喝西瓜汁等景),中間那道巧妙的分隔,可以不需要跳鏡頭,就用一貫的長鏡頭來帶兩方面的心境,或是鏡像上映出的影像,在虛實之間遊走。公寓樓梯曲折、 場景空間的曲折,似乎也勾勒出都市生活、情慾的崎嶇?而感情是不是真的有辦法直來直往?這問題也隨著個人社會化的加深,就愈趨於不可能,於是迂迴、彎曲、 曲折的路線,就成了一種無法避免的前進、互動方式。

cloud31.jpg

性冷感/愛無能
無論是在飯桌下,還是在VCD出租店的密室裡,不管陳湘琪如何的挑逗,李康生終究是沒有行動,是因為拍A片拍到冷感嗎?無法產生衝動嗎?還是根本就無法去愛人,無法去正視自己的愛情?

愛情、性慾、寂寞……,當人們說自己愛一個人的時候,究竟是因為哪個原因使然?或許都有吧,但這些東西都裝載在同一具身體身上,然後這個身體被別人拿來消費、窺看、慾望投射的時候,這個身體的“主人”,又要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體)呢?

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面對自己的愛情/慾望/親密關係呢?是不是都有辦法從創傷/包袱/過去中走過來呢?陳湘琪為什麼一直想要打開那個行李箱?又一 直打不開呢?那裡面是什麼?在巴黎的回憶?對過去的留戀?一段無法開啟的過去?真的有那麼想要打開嗎?有辦法承受打開後的結果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無能為力的地方,誰也幫不上忙。
如果當自己所有不堪入目的一面,完全暴露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時,應該要怎麼辦?怎麼面對他?怎麼面對自己?
最後,只好將所有的衝動、焦躁、鬱悶、不堪的情感,完全塞入對方的口中,身體本能地用了一個粗暴的姿勢。

cloud32.jpgcloud10.JPGcloud.jpg


天邊一朵雲
有個鏡頭,仰拍陳湘琪的腳掌,背景透到天花板(有藍天白雲彩繪),陳揉著腳、看著天花板,她在想念巴黎的天空?還是哪裡的雲朵?在巴黎的房間,傳出莫名的腳步聲(康生父?);在這個房間則聽到叫床聲,是李康生他們在拍A片嗎?還是湘琪心裡的聲音?
天邊一朵雲,隨風而來、隨風而去,在寬闊的藍天中,孤獨的存在著,而且樣貌不一,時時變化著。走出戲院,週遭的男男女女、眾生群像,你我都是天邊的一朵雲。


======
後設對白
《天邊一朵雲》場景大多選在高雄,雖然多了一些熟悉感;但同時也少了一些熟悉感。多的原因,因為那就是我的家鄉,那個春秋閣的龍虎塔是小時候的回憶;那個河堤社區的「光雕橋」, 也是我們幾個友人時常喝酒聊天的地方;少的原因是,蔡明亮的電視、電影,一向都紀錄著台北,萬年冰宮、消失的中華商場、未完工的大安森林公園、台北車站前 天橋……,這些場景從有拍到沒有,從沒有拍到有,一路走來,把所有的作品串起來,就是一部台北市的紀錄片。這次換地方,自然就少了這種巧妙的熟悉感。

cloud02.jpgcloud04.jpg

雖然之前媒體幾乎是每天報導,但這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好的是,有更多的人會開始注意、討論;壞的是,這似乎也只是台灣媒體/社會文化邏輯運作下的話 題而已,也就是娛樂化、重口味的東西才會有人注意,所以此片會被大量報導,跟片中的裸露、A片情節、口交這些畫面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的社會病了?不是, 而是我們自己生病了,無法去正視自己以及別人的多元情慾、身體、與親密關係,變的無能為力。所以,或許只能藉著窺探別人來滿足、忽視自己的想望。

上次看《你那邊幾點》,是還在校園裡、還在高雄當學生的時候,那次負責蔡明亮影展,所以《你那邊幾點》大螢幕完完整整看了五遍,一晃眼,再次見到他本人,時空已變成在台北,中間過了多久阿?快三年吧?蔡明亮以前的執行製作、宣傳,也都變成演員拍電影了(陳潔瑤/夢幻部落(酒家女)、宣傳/夢遊夏威夷(連長)),不過從現在的入場人數與討論狀況來看,當初他上街賣票、全台走透透、勤跑校園,所灑下的種子,現今或多或少逐漸的開花了。時間吶……

cloud21.JPGcloud23.JPG

蔡明亮: 「每一個人的性傾向都是正常的,沒有不正常的,不需要用男男、女女、男女或女男的排列組合,來標示正常或不正常,同性之間的接吻或發生關係不一定就代表他 們是同志,寂寞的時候人心人性的各種狀況都有可能,我的電影只是給一個比較大的空間是思考人的寂寞,讓大家去思考去接受。」

==================
::《天邊一朵雲》片中歌曲::
《半個月亮》《奇妙的約會》/洪鐘
《同情心》/葛蘭
《愛的開始》/姚莉
《靜心等》/張露
《天邊一朵雲》/白光

::延伸參考::
※《天邊一朵雲》法國網頁
※《天邊一朵雲》電影資訊
※《電影筆記》─阿亮這人
※《你那邊幾點》(謝一麟)
※《天橋不見了》(謝一麟)
※李康生的blog

※本文獲2005第一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部落格好文

blogward.jpg

由10 寫於March 20, 2005 12:56 AM


2007年1月14日星期日

戲、歷史、人生:《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的國族認同

國民政府遷台後不久,和日據時代一樣,規定每場〔布袋〕戲開演前一定要先演二十分鐘的宣傳劇,否則不准演出。
這種換湯不換藥的的事情現在想起來還會覺得好笑,日據時代為日本宣傳時要說天皇、大日本帝國的好處;光復後變成宣揚國民政府的名聲,還要批評大陸那邊的政 權有多腐敗,老百姓的生活有多可憐,除了演出的劇名不太一樣之外,其他的有什麼兩樣,有時候我還會弄混,觀眾大概對宣傳劇習以為常吧?或者他們根本分不 清?只要有戲看就好。
--李天祿,《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

近來對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的研究在海內外均是鬧熱滾滾,成就亦十分可觀。在此一方興未艾的研究浪潮中,各家對國家認同的問題,或從社會,階級,或由性別,族裔, 政治等角度切入,大體而言皆呼應後結構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理論,質疑西方自柏拉圖以來所擁抱的「真實」假象與本質主義的認同觀;指出國族認同無非是被想像 或是敘述出來的文化產物。若要論其「本質」,可將之類比於神話或是小說一類,依賴於國族主義意識型態把個人不斷地召喚(interperlate)為該國 族的一份子。國族認同透過各種國家機制(如傳播媒體、文學、電影、教育、法律、軍隊、警察等)日以作夜地協助或脅迫一國的民眾來「想像」與認同他所屬的國 族為一個同質而必然的存在。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文化方面的作用涵蓋面既廣且深,卻往往能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遂行其事,所以更需要細心地探究。Benedict Anderson 即曾提醒我們,小說與報紙在近代國族認同方面所扮演的要角--他們的敘事方式提供了去「再現」(represent)國族這種想像的社群,所必須的技術方 法。一個讀者在每日閱報的經驗中,不覺地接受國族乃是一個在歷史中成長的社會有機體的想像模式。例如,「一個美國人一生所會遇見的,或是知道姓名的... 美國同胞,不會超過小小的一撮人。他不知道其他的美國人隨時在做啥。然而他卻有完全的把握去相信,雖然沒名沒姓,這些人必然與他同時在默默地幹著他們的 事」(26)。一個美國社群就如此地在想像中浮現出來。同樣的看法在台灣也促使了王德威在研究中國小說時,一反「中國」與「小說」的傳統主從關係,而強調 小說中國,因為「小說之類的虛構模式,往往是我們想像,敘述『中國』的開端」(4)。

然而 Anderson 與王德威的論點,對於研究國族認同與文化的的關係而言,的確僅僅是開端而已。因為文化的定義,簡單說來就是「根據我們的社會經驗,並且為我們的社會經驗, 不斷製造意義的一個過程;而這些意義必然也就賦予相關的人一個社會認同」(Fiske 1)。小說及報紙等文化形式,不只提供了國族認同的技術與模式;更是該國族的內涵與本質的創造、維持者。各文化依各社群不同的社會背景,在族裔、語言、歷 史、傳統、宗教、或日常生活方面選取特定的文化表徵,作為該國族認同的中心支柱。國族原本即是一個空洞的觀念,像「中國」這類的國名更是失根而迷走的符 徵,回涉不到一個確實的,可描述的中國本質。它只能不斷地在另一些國族符徵中游移,藉此產生國族乃是自然存在的假象。

由於最近新買了吉他與校園民歌本,想要在閒暇時唱歌舒解心情,碰巧歌本內第一首歌就是侯德健1978年的〈龍的傳人〉。想起學生時期被它激發的愛國情操,發現這首歌正可以作為現在的我分析中國認同時,有點諷刺,但是很適切的一個例子。〈龍的傳人〉的歌詞主要部份如下: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 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巨變前夕的深夜裡,槍炮聲敲碎了寧靜的夜,四面楚歌是 姑息的劍...。巨龍巨龍你擦亮眼,永永遠遠地擦亮眼。

〈龍的傳人〉以恨鐵不成剛的口吻,在台灣自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後的危機年代裡,成功地激發了許多台灣熱血青年的國族主義。我依然記 得,在校園裡,或是救國團的活動裡,與同學、朋友合唱這首歌時,所感受的強烈國族認同感。隨著它簡單的旋律扯著喉嚨高歌時,每個人似乎都清清楚楚,又真又 實地感覺到自己中國人的身分。然而在無名的愛國激情過後,細究其歌詞,會發現歌中實際描述中國人的樣子的,只有「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一句。可是難道大部 分的亞洲人不都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所以真正在歌詞中指涉中國的認同的並非此一外表長像;國族認同的幻象反倒是建立在「龍」、「長江」、「黃河」等象徵 中國的文化代表符號(不管原來他們只是神話或地理的一部份),以及「遙遠」和「古老的東方」這樣虛無飄渺的說辭上,去指涉一個不可印證的國族根源。這些符 徵加上一個籠統的他者--入侵的西方帝國列強,使歌唱者或聽眾產生「我們」與「他們」的區別。最後歌曲以祈求的口吻,希望中國這隻巨龍醒悟。不言而喻的 是,當巨龍夢醒之日,也是中國重回它強盛的地位之時。整首歌曲因此不僅偽裝了一個中國國族的本源和本質,並構造一個由遠古到唱歌的當時當刻,在時間上延續 而空間上統一的中國國族假象。因此歌中的中國認同還包含一個投射到未來的目標--一個黃昭堂所稱的「中華帝國美夢」(26)。

這樣的一首歌,讓它所召喚的「中國人」遺忘了他所認同的這個中國,自黃帝開始即是從未間斷的暴力、爭戰、屠殺,以及各族裔與各文化間的紛 擾、衝突;也忘記了與他一起合唱的,以及其他想像中的中國同胞們,其實決非一個同質性的社群;而是充滿了階級、性別、族裔、與性嗜好、等差異的游離主體。 此一認同中的「同」不過是 Bhabha 所說的一種「意識型態上的替換」("ideological displacement";300),把國族內的各主體在空間上的差異,替換成時間上的同一歷史與傳統。無怪乎 Etienne Balibar 在〈國族形式:歷史與意識型態〉一文中會把國族本質論批評為一種「回顧性的幻象」("retrospective illusion"),進而指出:「國族根源與國族傳統這些神話...乃是很有力的意識型態,它日復一日地引人脫離現實,回到過去,去虛構國族的形成的獨 特性」(86)。藉著「龍」的神話性質,中國認同變成「龍的認同」。於是不論中國歷史如何斷裂,也無論現實中的中國人如何「參雜」(hybrid)、不同 文也不同種,中國依然可以是被想像成一個同質的整體。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文化建構個人的國族認同。由「龍的傳人」這一首歌,我們可看出國族認同的建構與其它認同(階級、族裔、或性別)很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前 者的歷史性。從某一方面說來,國族認同與西方學界在近二十年來所致力研究的階級,性別,與族裔三大認同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均為文化的構造品。然而,國族 認同卻與其他三種認同有一顯著的差異,因而不能如此單純地等同。原因是國族認同並沒有如所舉的其他認同那般,具有明顯的外在符號作為一種偽本質的假象表 徵。例如膚色被種族歧視者當成是族裔優劣的證明,而性器官或是典型的性別裝扮成為兩性差別待遇的自然根據。這類身體的或是任何可見的記號,正是國族認同的 過程中所欠缺的。為了補足此一缺失,依舊維持一種本質論的國族認同觀,國族論述只得轉往投靠一個遙不可及,神話般的國族歷史淵源。由此觀之,以一種(偽) 歷史的形式出現的文化產品,不論是史書或是戲曲、小說,或電影,便成為國族認同,甚至國族主義的最佳的催化與強化劑。

然而文化雖建構卻也解構國族認同。文化學者 John Fiske 對大眾文化的看法說明了文化的多面性。他指出:「大眾文化一向都是一種處於衝突中的文化;它一直就是掙扎著在為弱勢團體,製造屬於他們的社會意義,那些強 勢意識型態所不樂見的意義」(2)。《島嶼邊緣》的「假台灣人」專輯,正是此類大眾文化,對抗當前台灣強勢的國族主義意識型態,一個絕佳的例子。專輯中以 葉富國為首的邊緣戰士,企圖以「假台灣人」與「台奸」的觀念與實踐來混淆、顛覆新興的台灣國族認同意識--例如署名「台灣人」的作者愉快地說:「我們在肛 交、在跳舞、在隨地大小便、在放屁、我們在搗蛋、在盜用公物、在混、在偷懶、在塗鴨、在鬧場、我們在打扮、在發浪、在賣騷、在通姦、我們在享受性愛、在爽 歪歪,(你呢?)。我們都是假台灣人」(45)。這種以假亂真的手段所秉持的理論基礎,正是透過詳細地描述所謂「台灣人」的各種生活百態(特別是關於性禁 忌方面),去把「台灣認同」從「台灣人」逐漸中心化的文化意義裡解放出來。

〈龍的傳人〉與《島嶼邊緣》專刊,所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國族認同政治--一為中心化的中國本質觀,一為去中心化的,強調個別差異的「邊緣 民間」立場--正好幫助我們審視電影《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的國族認同。很多的因緣巧合,讓這兩部片子值得被放在一起討論;例如兩部片子同在 1993年的諸多國際影展獲獎,陳凱歌與侯孝賢兩位導演的國際知名度,兩片中同樣對傳統戲曲的興趣--《霸》片影射梅蘭芳,劇情環繞著同名的京劇《霸王別 姬》舖陳;而戲片以李天祿與他的布袋戲生涯為主--以及兩片類似的主題:戲與人生的關係。然而最終引發我對這兩部片子的研究動機的,是這兩部片子不約而同 地都給它們的故事,相當明顯的「中國」近代史色彩。透過打字幕的方式,《霸》片將程蝶衣與段小樓的一生,依中國近代的幾個重大歷史事件來劃分。例如影片開 始即出現「1924.北京.北洋政府時代」的字幕,而後是「1937.七七事變前」,「1945年日本投降」,以及國民政府撤退,文革等;另外,本片也企 圖探討中國近代政權的頻繁更替對京劇藝術地位的影響。另一方面,《戲夢人生》則是在片頭,加入一段歷史文字: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
    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
    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
    自此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
    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而李天祿在片中的敘述,也是以說明台灣歷史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台灣能夠光復,就是為了這樣的起因」來結束。

雖然這兩部片子同樣都是在呈現一個國族的歷史,它們的呈現方式與所呈現的國族史卻截然不同。在官方歷史教材中原應為同一段的中國史,在兩片 中有著完全不同的風貌;因而無可避免地,二片的國族認同也大異其趣。由於國族的歷史特性,德國學者 Ernest Renan 早在1882的一篇講稿中即提出了一個關於國族與歷史研究的看法。他說:「遺忘,我甚至可以說歷史的誤謬,這個東西對一個國族的建立而言再要緊不過了;這 也就是為什麼歷史研究的進步,往往對國族的存在原則造成威脅」(11)。 Renan 之所以說這話,是因為歷史研究會揭露國族形成的起始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暴力行為;因而粉碎國族乃是一個自古至今,自然成長的整體之類的神話。國族的統一 並非是有什麼內在的本質所促成,它其實是在一連串的武力衝突與權力分配之後的結果。客觀的歷史研究把這一幕一幕早被遺忘的血腥歷史給翻出來,重新去記起國 族真正的建國史,這無疑等於是在挖這個國族的牆角根。這樣的歷史研究必然也會發現國族內各種文化差異,進而凸顯 Homi Bhabha 所謂國族的「摻雜性」或「雜種性」(hybridity),把「國族」(nation)變成「國族的衍生」(dissemi/nation)。

本文的主旨即是希望藉由分析《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不同的歷史觀與對傳統戲曲不同的處理方式,去比較二片中所隱含的國族認同。本 文的基本上認為《霸王別姬》以類似好萊塢式的敘事手法在重複京劇戲碼《霸王別姬》並吸引觀眾與它所闡揚的國族意識認同。在戲與人生象徵式的重疊中,片中的 歷史也只是複述官方空洞的歷史陳述,來為它的主題服務。然而這種倚賴一個想像出來的文化傳統為中心的國族認同,是一個如「龍的傳人」所建構的虛幻假象,必 須故意對原著小說中觸及的香港一九九七等,現實的中國問題視而不見。反觀《戲夢人生》透過後設式、多重的電影敘事語言,介紹布袋戲等地方戲曲的大眾文化面 目,以及李天祿有別於中國官方歷史的台灣史,呈現一個突出個人差異、參雜的國族認同空間。以至於任何企圖以本質國族論的「中國認同」或是「台灣認同」去指 認片中的國族的只會找到一個「國族的衍生」。

I 《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所搬演的中國歷史十分的眩目。不到三小時的觀賞時間內,中國江山已經數度易主。然而它強調紛爭與動亂的歷史呈現,是不是就是 Renan 所說的那種歷史研究,具有潛能去顛覆本質論的中國認同?即使不讓這個靠想像與敘述練就的國族金剛體破功瓦解,也至少留點內傷?隨著小六子(後來的程蝶衣) 的成長,觀眾再一次回頭去經驗近代中國最紛亂的時代。影片細心地安插了各種意象與情節去讓他們感受這段期間內政權交替的頻繁,因此片中包含了清朝的太監張 公公、以「北洋政府時代」來紀事、國共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和文化大革命等細節,以暗示或刻畫中國內發的大規模暴力衝突。在海峽兩岸的「中國」政 府,無視中國分裂的事實,都堅持只有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時,這樣的一部影片難道不會令「中國人」懷疑他所認同的中國是否真如官方歷史所說的,其實不 是一個統一的實體?另外,本片暗示主角程蝶衣的同性戀傾向,甚至默許他在抗戰期間親日的「漢奸」行為,是否就呈現了一個「假中國人」的形象,把原本單一的 中國認同雜種化了呢?

對絕大多數的觀眾而言,我想答案都是否定的。因為事實上,《霸王別姬》中的歷史只是複述官方歷史中的一些大事紀,以歷史研究的眼光來看極 為膚淺。何況片中描述京劇近乎永恆的藝術地位和美學價值,藉由象徵中國不變的文化傳統的掩飾,使得民國史的衝突動亂毫無能力去提醒觀眾中國認同本質的問 題。影片中一齣《霸王別姬》打從清末民初的北洋時代,一路演到文革以後。片頭關師父形容京劇風行的盛況說:「是人的就得聽戲,不聽戲的就不是人,」乍聽下 似乎誇張,然而直到片末,此話的真實性都沒有被質疑過。日本的入侵,沒有絲毫減低京劇的地位,反而經由描寫日本軍官青木對它的崇仰而更顯出它的價值。國民 政府軍的壓迫,文化大革命的改革、貶抑、摧殘,都沒有改變這項藝術的形式與內涵。在片子開頭的倒敘中,當程蝶衣與段小樓在文革十多年後,再度在一體育館內 粉墨登場走位,立即被管理員戲迷指認出來,暗示京劇藝術並未遭文革消滅。誠如有位影評人說的,「《霸王別姬》是藝術的優越勝過政治的破壞與歷史的險阻,一 個極其有力的象徵」(Tessier 17)。陳凱歌自己也說,「政權朝移夕轉,可是藝術不變。」(註一)

除了上述情節的安排之外,片中透過京劇所產生的不變感,亦由片首與片末出現的《霸王別姬》圖,與程蝶衣的死來作象徵式的強調。該圖將時間 凝結在虞姬橫劍自刎的一剎那,表達出與英國詩人 John Keats 所描寫的希臘古甕一樣的永恆感。而整部影片以這樣一幅圖像作為電影敘事的外層框架,在說完一段幾十年的故事後又把片中故事的時間性完全消去,原來搬演程蝶 衣與段小樓的生平故事,不過是為了凸顯畫中虞姬自盡這一刻的永恆美感。程蝶衣最後效法虞姬自刎,更將片中戲與人生的關係完全轉化為隱喻關係 (metaphorical relation)--京劇《霸王別姬》不再是程生活的一部份,他已經與虞姬合而為一,他的一生從此也成為《霸王別姬》這本京劇一個演出的版本。因此電影 的名字也是京劇的戲碼,二者已經沒有分別。從二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時代到文革後的現代,程蝶衣的虞姬依舊自刎別霸王,而段小樓的霸王依舊張目瞠舌,驚訝得 不知所措;彷彿歷史什麼都沒有真的改變過。

由此可知,《霸王別姬》中的真正主角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程蝶衣或段小樓,而是京劇,或者說是提昇為中國國粹後的京劇藝術。片子在結尾雖然以 字幕提醒觀眾京劇的歷史--「1990年,在北京舉行了『紀念京劇徽班進京二百周年』的公演活動」--然而僅是這樣的一句話,對絕大多數沒有多少京劇知識 的觀眾而言,不啻天書。以二黃唱腔為主的京劇,原是由乾隆五十五年(1790)抵達北京為皇帝祝壽的安徽劇團發展而來的這段歷史,在片中完全沒有被描寫或 提及(註二)。事實上,《霸》片中所呈現的京劇,在陳凱歌的一些特寫與唯美的鏡頭塑造下,早不是關師父與艷紅(小六子的母親)對話時,所稱的「下九流」, 而是如袁四爺在法庭中所說的中國「國粹」,代表「民族精神」與「國家尊嚴」的。片頭出現的北平天橋市集裡,關師父帶著弟子街頭賣藝的場景,並無能力去提醒 觀眾京劇原來是民間戲曲、大眾文化的事實,因為《霸王別姬》整部電影便是要表現京劇藝術永恆的美與價值,名符其實的中國「國劇」;它的主要意義不再是人民 生活的一部份,而是國族文化的表徵,代表「中國」。

從這個角度說來,陳凱歌的話:「政權朝移夕轉,可是藝術不變,」也正是在說:「政權朝移夕轉,可是中國不變。」那也就是為什麼《霸王別 姬》裡的民國紛亂史不會威脅觀眾的中國認同,可能反而使之更堅定了。因為透過對程蝶衣這個好萊塢電影式的明星認同,以及同時引發的一連串的認同過程--程 蝶衣→虞姬→京劇→中華文化→中國。這個想像的中國,因此由空洞的概念,搖身一變,變如程蝶衣與虞姬般真確可辨,有形有體、有淚有笑彷彿可以擁抱。

而《霸》片不只藉著程蝶衣對國劇藝術的執著,暗中召喚觀眾的國族認同;京劇《霸王別姬》(和電影)的故事更是如關師父說的,在教導:「做 〔中國〕人的道理。」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文化對歷史意義的鉅大影響力。楚漢相爭所顯示的國族分裂的事實,並不影響以漢族和「中華文化傳統」為論述 支柱的中國國族認同。反而虞姬對的她「夫」與「君」西楚霸王的「貞」與「忠」,這二個延續國族論述最有效的意識型態,成了這齣戲的重點。電影裡,一如京劇 裡,虞姬的死乃是整個故事的高潮。程蝶衣的性別錯亂與同性戀傾向也不是觀眾認同的阻礙了,因為他如虞姬般對段小樓的真情,與它對京劇藝術的執著,甚至可以 為二者不惜犧牲一切的態度,比起一心要段小樓放棄梨園生活、自私且控制欲強的菊仙,更符合中國女性的典型。更何況程蝶衣如虞姬般對中國文化的忠使他表面上 雖然有缺乏國家意識的親日行為,然而與段小樓和那群盲目抗日的學生們相比,其實反而凸顯出他中國人的文化本質。在已有的國族認同大敘事(grand narrative)下,大部分的觀眾的中國觀在《霸王別姬》影片裡獲得再一次的肯定與鞏固。

比較《霸王別姬》電影版與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原著小說,我們發現事實上李的香港背景使她在小說裡,勾勒極端不同的一個國族認同觀。比起大陸 導演陳凱歌的版本,小說對人物的性格與生活有著比較深刻而寫實的描述。京劇《霸王別姬》的故事與意識型態,並非如同在電影中那般操縱著程蝶衣與段小樓的生 命意義。反而程與段不得已的現實生活,凸顯了霸王與虞姬的故事在現代社會中的不合時宜性。電影與小說相當重要的差異之一,便是小說中的香港主題與場景都在 影片中被抹去了。小說裡,段小樓在文革時期逃至香港,靠打零工,騙取香港政府的公共援助度日。小說這樣寫著:「霸王並沒有在將邊自刎...。這並不是那齣 戲...。現實中,霸王卻毫不後顧,渡江去了。他沒有自刎,他沒為國死。因為這「國」,不要他。但過了烏江渡口,那又如何呢?大時代有大時代的的命運,末 路的霸王,還不是面目模糊地生活著」(275-76)?

不僅霸王渡了江,現實中的虞姬也沒有自刎。影片中沒有交代所在地的體育館,在小說中是程蝶衣平反後,率「北京京劇團」在香港公演的新光戲院。而影片中虞姬的死,原也只是文革時又被斷了一指,不能再登台的程蝶衣的幻想。於是,相對於電影中的死亡結局,讀者在小說中讀到的是:

    蝶衣驚醒。
    戲,唱,完,了。
    燦爛的悲劇已然結束。
    華麗的情死只是假象。
    他自妖夢中,完全醒過來。是一回戲弄。
    太美滿了!
    強稱著爬起來。拍拍灰塵。嘴角掛著一朵詭異的笑。
    「我這輩子就是想當虞姬!」
    他用盡了力氣。再也不能了。(303)

這裡的程蝶衣比起在電影中那位,寫實多了。京劇中虞姬的忠貞與殉身,在二千年後的香港,只能成為舞台上的「妖夢」與「戲弄」罷了。在李碧華略帶嘲諷 的筆下,我們才在程蝶衣與段小樓二人的改變中瞥見歷史--不是一個虛幻的「中國史」,而是實實在在屬於他們這種人民百姓的生活經歷。

除此之外,小說的結局,更是從港人的觀點,直指如〈龍的傳人〉與《霸王別姬》電影版中的國族意識為虛假的神話。小說最後以對香港一九九七後的反省來結束:

    後來,小樓路過燈火昏黃的彌敦道,見到民政私署門外盤了長長的人龍,旋旋繞繞,熙熙攘攘,都是來取白色小冊子的: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協議草案的報告。香港人至為關心的,是在一九九七年之後,會剩多少「自由」...。
    什麼家國恨?兒女情?不,最懊惱的,是找他看屋的主人,要收回樓宇自住了,不久他便無立錐之地。
    整個的中國,整個的香港,都離棄他了,只好到澡堂泡一泡。
    到了該處,只見「芬蘭浴」三個字。啊連浴德池,也沒有了。(303-304)

如前文所論,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透過京劇,呈現一個不變的國族文化傳統,進而召喚觀眾認同一個虛幻的,整體的中國。李碧華的小說,卻是提醒讀者, 若是真的只有一種中國認同,那麼這個中國必須包括,這群在香港憂心他們「回歸祖國」後的命運的「中國人」,以及如段小樓這樣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家國與他更 不相干的「中國人」。文化與國族認同真有什麼不變的本質嗎?如果連老傳統的「浴德池」都變成新潮的「芬蘭浴」了,有什麼不會變呢?電影中段小樓,批評程蝶 衣對戲「瘋魔」的那句話,很諷刺而適切地評論了影片本身所呈現的中國認同觀。他說:「你也不出來看一看,這世上的戲都已經唱到哪一齣了。」

想像與敘述出來的國族,其實就如一齣戲一樣。電影《霸王別姬》企圖藉一齣戲碼來維持一個國族神話,卻忘了戲碼總是變來變去的。而李碧華的 小說描寫,香港的「中國人」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反而能引發讀者重新思考中國國族認同真正的含意。由於台灣與香港類似的國族認同危機,所以李碧華這一種對中 國認同問題的反省,不能在大陸導演陳凱歌的電影中出現,反倒在台灣導演侯孝賢的《戲夢人生》裡找到知音,似乎一點也不訝異。

Ⅱ《戲夢人生》

同樣是處理歷史,同樣是探討戲與人生的關係,侯孝賢的《戲夢人生》呈現出,完全不同於《霸王別姬》中的國族認同。或者說,《戲夢人生》藉由敘事、影像、以及對戲的處理等方面,強調文化的差異性,刻意去避免觀眾有任何直接的認同,因而呈現出一個 Bhabha 所說的的「雜種化」國族空間或是「衍生國族」的認同觀。澳洲知名的中國電影學者 Chris Berry 在最近的一篇討論中國電影與國族的文章中,即認為台灣的新電影中,特別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同時出現國語、其他方言、甚至日語的現象,已經勾劃出一個有別於中國,屬於台灣的雜種化集體認同(註三) 。 Berry 單從語言切入所得的結論是太小看《悲》片中藉由寬榮對「祖國」的嚮往,所召喚的中國認同意識。然而侯孝賢的影片對台灣國族認同問題的高敏感度,以經是不爭的通識了(註四) 。

《戲夢人生》亦不例外。《戲》片主要乃是為李天祿這位布袋戲大師作傳,同時經由他的一生為台灣作史。我說作史,是因為影片以半記錄片的方 式,讓一為台灣人親自現身說法,李所訴說的歷史是那麼的個人化,完全沒有任何國族歷史的大敘事框架,是在中國官方歷史中不曾出現過的。他的人生觀與歷史觀 沒有明顯的國族區別,有的只是一個個的個人在不可捉摸的命運裡存活。在命運的掌控下,連國族和國族認同也是一樣地不定而沒什麼大意義。這麼一部影片反而讓 觀眾看見,在國族歷史的神話下原本已被抹煞的「台灣歷史中,庶民生活平凡的面貌」(吳91)。

《戲夢人生》中,國族意識的薄弱,在李天祿與日本人的關係上,表現得再明顯不過。對中國國族主義者而言,日本在台灣的存在是異族的入侵; 對在日本時代出生,從小在日本統治下長大的李天祿而言,日本人並非是一個集體的日本認同--殖民者。他們是與他相同的個人。所以他可以敬重公正無私的警察 課長川上,同時卻看輕有種族歧視又兼「衛生不好」的隊長久保田。日本人毋寧就是他生活的一部份,一如布袋戲,或是他的妻子、小孩,與女友素珠一樣。它並不 忌諱參與日本「米英擊滅隊」為日軍宣傳,只要這份工作給付相當的酬勞,供他養家。台灣的光復,他亦與大家歡欣地演戲慶祝。在李天祿的身上,觀眾看到的是完 全以日常生活為重心的普通百姓。他的歷史因此嘲弄著,充滿冠冕堂皇的文字,卻空洞虛假的中國史。例如,日本的戰敗,這種國族史上的大事,在他的生活中似乎 與他並沒有什麼大相干,在他的記憶中,這件事情的意義不是國族的統一,反而是使他全家染上瘧疾的原因:

    古人說,人生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句話到這個時候我愈想愈不錯...。
    疏開的那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保正問說你們來這裡做什麼?我說來這裡疏開。他說,你們在路上沒聽到警報?我說什麼警報?又空襲嗎?他說,不是啦,日本倒了麼。
    喔,日本倒了。
    你們來這裡沒有用了嘛。
    我說沒有用,都來了嘛。
    ....
    所以說,我們人生的命運,實在不能移轉。為了我疏開,想不到我丈人卻在后里屯仔腳過世,甚至我的小兒子叫做森...也染到〔瘧疾〕。」(163-68)

影片末了,李天祿更是把「台灣光復」這四個字所隱含,以中國/祖國為中心的國族認同意識完全架空,取代以一種本土化,以人為本的觀點。這是李天祿提 到日本戰敗後,他在台北濱江街搭台演出布袋戲的時候,看見百姓在敲打廢棄的日本飛機變賣。他問他們為什麼要敲飛機。「他們說,不然你演戲的錢從哪裡來,就 是拆飛機,賣給古物商。而我們這裡的神明也很靈驗,所以才演戲來答謝天地,今天我們台灣能夠光復,就是為了這樣的起因」(170)。對於台灣能夠光復,李 天祿與當時的台灣人,一如歷史記載的歡欣鼓舞。然而不論大陸的中國國民政府所作的貢獻多少,李天祿對台灣光復原因的解釋裡,根本看不到所謂「祖國」的蹤 影。有的只是虔誠的台灣百姓與靈驗的神明。

《戲夢人生》於是把日本戰敗與台灣光復的意義,由國族史空洞的公式敘述中釋放出來,那一天不只是中國抗戰的勝利日,也是如李天祿般的眾多 老百姓同樣度日的一天。李天祿如此不經意的一段陳述,頓時教台灣史豐富起來。不是說李先生在台灣的「國寶」地位,使得他的經歷成為台灣的集體歷史。而是他 的個人經歷,讓我們對「日據時代」的台灣有了新的認識;歷史對他的獨特意義,也讓歷史從虛構的神話想像變得有人的生活氣味。如同蔣勳在看到新港歷史的老照 片所說的:「這樣一張照片忽然揭開了一頁真實新港居民的歷史。他們的面容,他們的傢具,他們室內的陳設,他們的服飾,以及充分表達他們那一時代特有的台灣 人的倫理與人文的美學;透過一張重新被複製放大的老照片,傳達了比文字更真實的歷史」(17版)。雖然蔣勳對這一張照片似乎投射了多過其可能表達的意義, 不過,就照片裡呈現的生活實態相比於中國歷史空洞的大敘事而言,這段話也可以是針對《戲夢人生》而發的感言。

當我們把《戲夢人生》與《霸王別姬》二部電影放在一起比較時,會發現前者凸顯個別差異性的歷史觀與「去中心化」的國族認同,在它對「戲」 的處理上已經十分明顯。《霸》片所賦予京劇的國族文化光環,在《戲》片的布袋戲身上並不見蹤跡。首先,本片雖然標榜李天祿這位布袋戲大師,可是布袋戲並沒 有被特意由諸多地方戲曲中圈選出來,作為中國,或是台灣崇高的國族文化表徵。於是,在片中觀眾同時也看到京劇、歌仔戲、甚至日據時代穿上日本軍服,說日 語,為日軍宣傳的「改良布袋戲」。這些戲曲依然以其原本「有會必有戲」的民間大眾文化面貌出現(註五) 。因此即使是李天祿的布袋戲,影片中並沒有刻意去表現它絕對的,或永恆的藝術價值。布袋戲並不高於其它戲曲,《戲夢人生》讓觀眾看到的是它與其它地方戲曲 一樣,在台灣歷史中與人民社會生活緊密的連結性。影片中對布袋戲社會生活面的強調,反而使得林強所飾的李天祿對日本課長稱自己為「藝術者」時,成了片中格 格不入的一個說辭。

這並不是說布袋戲沒有藝術價值,而是說《戲夢人生》更重視它民間文化的性質。例如《霸王別姬》常常透過特寫鏡頭來凸顯京劇藝術的色彩,臉 部造型、身段、等細部的美;而《戲夢人生》中對布袋戲的呈現卻刻意在鏡頭內納入三五觀眾野外看戲的全景,以強調其「野臺戲」的形式。沒有一個布袋戲偶得到 如虞 姬或霸王在《霸王別姬》中享有的特寫。一齣戲的隨意一段,或是三尊「扮仙」的布偶(註六) 、或是《白蛇傳》的許仙與白素貞、獨自豎立的簡單戲臺、著汗衫的演出者、稀疏的觀眾、以及鄉村田野,影片中幾個呈現布袋戲的片段,都自然得如生活中任意擷 取的一景。即便是片中那一長段為日軍宣傳的改良布袋戲《南洋戰爭》,也是被客觀的呈現出來。如果《戲夢人生》企圖強調布袋戲獨特的藝術之美,不可能對這樣 的褻瀆形式一點也沒有批判的意思。然而,布袋戲作為與台灣民間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形式,已經包含了這一段的歷史,也必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戲夢人 生》對布袋戲歷史的「不遺忘」、不消弭差異事實的態度,也正是它對台灣/中國史的態度

《戲夢人生》與《霸王別姬》不同的中國誚P觀,在前者對其它戲曲的呈現中已經十分明顯。例如同樣是呈現京劇,《戲》片特別注意戲與現實人 生的緊密關係。片中有一段日本警察發京劇《三岔口》的戲票給台灣人民到廟裡看戲並剪去他們象徵中國文化膌帶的辮子。於是一個雖靜態卻戲劇張力十足的鏡頭呈 現在觀眾的眼前:後景是京劇舞台,上有二位武生演著平劇「三岔口」;中景是坐在板凳上,一排排仍留著辮子的台灣人;近景是理髮師與監督剪辮子的日本警察, 一個一個地剪著台下觀眾的髮辮。鏡頭全景就如劇本中所記的:「鑼鼓聲中只聽見剪辮子的擦擦聲」(侯81)。這麼一個鏡頭,也許是為了暗示日本在台灣的政治 與文化暴力,然而卻也記錄了平劇尚未成為中國「國劇」前的歷史--對日本人而言,當時有威脅性中國認同象徵的是台灣人的辮子,平劇只是台灣百姓祭祀節令等 生活的一部分。一直要到一九四一年的「皇民化」運動劇烈推行後,台灣各種傳統戲劇才因帶有民族色彩而遭禁演(邱328)。

因此,同樣是傳達「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老話的主題,《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戲與人生的關係卻截然不同。《霸》片中的歷史與人 生不過是一齣京劇的戲碼,京劇也脫離了歷史時空成為「美」與「中國」的象徵。當《霸王別姬》透過好萊塢式的敘事手法,偽裝本身「戲」的本質,而以「人生」 的姿態吸引觀眾的投入與認同時,中國認同也由想像而成的一齣「國族戲」變成自然的「人生」。戲與人生之間的比喻關係在《霸》片中於是被畫上了一條結實的等 號--戲=人生。反觀《戲夢人生》,片中強調戲有各樣的戲,均為人生的一部分,與人生構成複雜的雙向關係。戲不等於人生。戲與人生若是有任何的比喻關係, 毋寧是一種類比--人生的際遇與戲一樣往往如夢般虛幻無常。而這樣的類比,就片中呈現的台灣國族認同而言,益加深刻。就如《戲夢人生》的廣告詞對這部電影 所作的注腳:

    台灣的運命尚悲情
    親像戲,親像夢,親像 仔
    也親像伊〔李天祿〕--
    自之乎者也, ,學到ㄅㄆㄇㄈ
    自大清子民,日本皇民,變成台灣同胞

由漢人成為大清子民,從日本統治的皇民到國民政府所謂的台灣同胞,台灣的國族認同史不正是一齣齣搬演的戲嗎?

事實上,整部《戲夢人生》的後設形式,即是在凸顯歷史與認同如戲般虛構的本質。透過半記錄片、半劇情片的「雜種」呈現手法、疏離的鏡頭、以 及不連貫的剪接,造成歷史再現時虛實交錯的曖昧。《戲》片中的「歷史」半由李天祿本人口述,半由林強等人虛擬演出,而且李天祿本人現身說法時,總出現在劇 情片的拍攝場景內,指出劇情片的虛構性。即使是李天祿自己敘述的經歷,例如他與情人艷紅的交往,也在他自己第二次的複述中也有所不同,讓觀眾了解所謂記錄 片的主觀成分。於是出現同一段經歷有三個版本同時在片中呈現的情況,讓敘述的過程變成注意力的焦點。另外,《戲》片許多組的鏡頭,往往先於李天祿的敘述出 現,造成視覺意義與敘述意義的張力(如祖父李火帶李天祿自私塾返家的鏡頭);固定鏡頭外,只聞音響,不可見的活動(如李火跌落樓梯的鏡頭),以及突然改變 焦距的攝影,造成銀幕上人物大小變化的「跳接」(jump cut),在在都故意暴露影片的拍攝與意義構造的過程。這些後設的呈現手法,加上片首先介紹的布袋戲開演前必有的扮仙戲,影片不斷地暗示、明示影片本身不 過是搬演歷史的另一齣戲。

不論是影片所呈現的歷史內容上,或是呈現的形式上,《戲夢人生》均極力避免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歷史觀。《戲夢人生》裡的布袋戲與其它的戲 曲,不僅沒有京劇在《霸王別姬》中的國族地位,也不是永恆不變的藝術形式。他們就是如李天祿這種百姓的生活。而這種生活所呈現出來得歷史,即是 Renan 口中的那種會「記起」國族整體原是虛構的歷史研究。果真如此的話,《戲夢人生》中所召喚的國族認同是什麼?李天祿究竟是「中國人」、「台灣人」、「本島 人」亦或是「漢奸」?答案在電影的片名裡似乎已經暗示了:《戲夢人生》裡有戲、有夢、有人生,就是沒有「國」。那些希望以本質論的國族觀去認同他的人,最 好先清楚地告訴他,你的這齣「國族戲」怎個演法。否則就如他說的,有時候李天祿「還會弄混」。

引用書目

Ⅰ 中文部份

  •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麥田,民82。
  •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台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稻鄉,民77。
  • 台灣人。〈假台灣人:台灣的第五大族群〉。《島嶼邊緣》,7(民82):35-46。
  • 邱坤良 《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市:自立晚報,民81
  • 李天祿。《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遠流,民80。
  • 李碧華。《霸王別姬》皇冠,民81。
  • 吳其諺。〈有關《戲夢人生》的四個聯想〉。《影響》,39(1993):90-92。
  • 侯孝賢。《戲夢人生》(電影)。年代,民82。
  • ---。《戲夢人生:侯孝賢電影分鏡劇本》。麥田,民82。
  • 侯德健。〈龍的傳人〉。新格,民78。
  • 陳凱歌。《霸王別姬》(電影)。香港:湯臣,1992。
  • 黃昭堂。《日落中國:走向滅亡的中華帝國》。自立晚報,民80。
  • 廖咸浩。〈南方異類:以後殖民視角看《悲情城市》與《牛棚》中的語言、沈默與歷史〉。《中外文學》22-8(1994):59-73。
  • 蔣勳。〈沈默的見證:一張照片,一頁真實的新港人歷史〉。《中國時報》,民83.2.25,十七版。
  • Mackerras, Colin P.。馬德程譯。《清代京劇百年史》。中國文化大學,民78。


  • Ⅱ 西文部份
  •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1983.
  • Balibar, Etienne & Immanuel Wallerstein. Race, Nation, Class: Ambiguous Identities. Trans. Chris Turner. New York: Verso, 1991.
  • Berry, Chris. "A Nation T(w/o)o:Chinese Cinema(s) and Nationhood(s)." East-West 7.1 (1993): 24-51.
  • Bhabha, Homi K. "DissemiNation: Time, Narrative, and the Margins of the Modern Nation." Nation and Narration. Ed. Homi Bhabha.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291-322.
  • Fiske, John. Reading the Popular?. Boston: Unwin Hyman, 1989.
  • Renan, Ernest. "What is Nation." Homi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8-22.
  • Tessier, Max. "Art Over Politics." Cinemaya 20 (1993):16-18.

  • 註釋

    (註一) 這是由 Max Tessier 的英文影評中的 "regimes go by, art lives on" 翻譯過來的中文,並非陳凱歌的原文。
    (註二) 這段京劇的歷史可參考 Colin P.l Mackerras 所著,馬德程翻譯的《清代京劇百年史》,尤其是第五章,頁142-51。
    (註三) 見 Chris Berry. "A Nation T(w/o)o:Chinese Cinema(s) and Nationhood(s)." 特別是頁40-47。
    (註四) 亦可參考廖咸浩的〈南方異類:以後殖民視角看《悲情城市》與《牛棚》中的語言、沈默與歷史〉。
    (註五) 關於布袋戲與民間祭祀等活動的關係,連雅堂即曾說:「台灣演劇,多以賽神」(引自王嵩山5)。
    (註六) 「扮仙戲」為布袋戲正式戲曲開演前之祈福或是祝壽等的戲前演出;通常可分為一、扮天官賜福,二、扮八仙或醉仙,三、扮三仙會等三大類(王嵩山135)。

    原文连接http://www.ncu.edu.tw/~wenchi/xi.html

    2007年1月10日星期三

    民族主義的張大千和沒有主義的高行健

    文化全球化中的差別反應:民族主義的張大千和沒有主義的高行健
    The Differential Responses i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Nationalist Chang Da-chien and No-ist Gao Xing-jian
    蔡明哲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Ming-che Tsai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一、 前言:自我流放與差別反應

    本論文係參加幽蘭教授所主持的「西方美學與中國藝術」計畫的乙項研究論題,因而瞭解兩位因政治而自我放逐的水墨畫家: 張大千和高行健,回應西方藝術影響的差別反應。在美學界域的後續研究方面,還有許多可繼續探索的議題。

    做為對中國藝術家的社會觀察者,很想要知道:傳統文化如何在現代世界中存活。這方面的論著,在我的社會學著作中,曾經有一些討論,特別是像:社會發展理論、新人文主義、社會美學手稿、台灣近代社會史、台灣都市原住民史等,都有部分論述。而本研究,正是延續著對中國傳統文化能否存活在現代世界的關懷。

    這篇論文的目的,在於想瞭解傳統文化和中國水墨畫家,面對文化的全球化趨勢,如何永續存活在現代世界中。這個問題,本文僅針對兩個方面討論:
    中國水墨畫家面對現代西方藝術文化的全球化的影響,在藝術思想層面,呈現了怎樣的差別反應(differential responses)?
    不同的當代中國藝術家,在不得不回應西方藝術影響的情況下,他們會用什麼策略和實際的藝術工作,來應付文化全球化的影響?

    以上兩個問題,正可呈現中國繪畫在現代世界中存在的多元意義。第一個問題,是指文化全球化對中國水墨畫思想的影響,及其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進一步說明:哪些層面是實質的影響,哪些是表面的影響。也就是說,西方藝術對中國繪畫影響層面的差別反應分析。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選擇了因政治局勢而自我流放(self-exile)的中國水墨畫家,包括「去國懷鄉」傳統文化民族主義的(cultural nationalist)張大千,以及「去國超世」沒有主義的(no-ist)高行健,做一種差別反應分析,理解兩位政治自我流放者的社會心理回應,以瞭解畫家對文化全球化反應的差別幅度。

      第二個問題,則指當代水墨畫家的私人化過程(personalization)和社會生產過程(social production)的辯證關係(dialectic relations)。
    藝術家生在中國現代化的不同年代和情境,將會以不同的思想、態度和行動來獲得成就,其獲得藝術成就的方式和等級,會有不同程度差別。針對此種差別,分析其性格因素和社會因素對藝術家美學理論的影響是什麼?藉此可以明白:中國藝術家在文化全球化過程中,如何應付(coping with)此種大時代的變遷、本土的資本主義化和藝術市場的全球化?也從這些問題上,釐清中國藝術家對西方的態度和行動。
    這樣,也同時會凸顯中西藝術的差異和區別,以及中國藝術家對西方藝術理論的理解或不理解,瞭解或誤解,甚或是明知中西差異卻順勢運用。

      由此,衍生若干相關問題,例如,傳統文人的張大千「新文人畫」,對西方現代性到底曾經做了何種的理解,他提出何種應付之道。這些理解和應付,產生的新語彙、新畫法和新畫派。
    這部份,可從張大千如何影響台灣戰後水墨畫發展,如何調和職業畫派和文人畫派等,來分析「張大千現象」對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如藝術活動、媒體、行銷、網路、水墨畫市場的影響。或對官方文化政策的反共立場、民族認同,以及對藝術專業教育等的影響。以上的分析,將可得知張大千對西方的看法、解釋,以及調和中西文化衝突的策略。

      另外,新一代的文人高行健做為水墨畫家,同時是重要的文學家、戲劇家。他自認水墨畫是一種「心象圖畫」,必需能夠畫出一個人內心的形象,屬於內在的探索,不妨暫時稱它為「新心象畫」,以區別於張大千的「新文人畫」。
    以高行健來和張大千對比,更能夠顯示出不同的中國水墨畫家對西方現代藝術理論的差別反應。也更能夠深刻地觀察到:中國文人面對西方藝術影響時,對西方的瞭解程度,以及他們在面對中西衝突時的權變策略,包括對西方藝術範疇所採取的接受、排斥或忽略的態度。

    本文的目的,在於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水墨畫家面對文化的全球化趨勢,如何永續存活在現代世界之中。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現代西方藝術作為文化全球化的一個項目,它對中國水墨畫的影響;另一是畫家用什麼策略來應付現代性的影響。
    藝術家生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不同年代和情境,將會依其人格個性,以不同的思想、態度和行動來獲得成就。其獲得藝術成就的方式和等級,會因時空背景和情境釋義,而有不同的差別。藉此可以明白:中國水墨畫家在文化全球化的現代西方藝術影響下,如何應對大時代的變遷、資本主義化和藝術市場的全球化。
    這樣,同時會凸顯現代西方藝術和傳統中國繪畫美學的差異和區別,以及中國水墨畫家對西方藝術採取的態度。水墨畫家心中的「西方藝術」的形象與概念,使其自然順勢運用,做為改造水墨畫的基礎。
    本文研究的兩位因政治局勢而被迫自我放逐的水墨畫家:文化民族主義者(Cultural Nationalist)張大千和沒有主義者(No-ist)高行健,他們對文化全球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採取了相當不同的反應。

    二、文化全球化與應付變遷的解脫主義

    一九九O年代之後,全球化 (globalization)一詞成為重要名詞。大致上說,歷經幾個世紀的全球化過程,主要發生於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隨著全球交通、通訊發達,以及國際貿易、軍事結盟、科技和文化帝國主義的擴張,全球各地區的互賴增加,各地區的全球意識增強。由於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使得人類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之中,在地社會生活的觸角,可以延伸到國內外更遠的地方去,此種社會延伸的感覺和現象,稱為社會的遠距化(social distanciation)。

    全球時空壓縮和在地社會遠距化,藝術和休閒的消費商品走向平民化,形成更一致的消費文化。藝術、休閒、觀光,甚至政治活動,都變成消費文化的項目,經由過度簡化和包裝,複製為消費商品。隨著文化的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造就了普遍的市場(universal market),增強了列強的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

    全球化使全球各地區更加聯繫在一起,產生了同一性,消除了差異性。可口可樂、迪士尼和麥當勞象徵著這一過程,而對電子、通訊、石油和電腦的依賴,也加深全球化的過程。列強和強勢廠商,驅動著全球化向前推進,創造著新法律、新規格、新企業實務,也創造著新的飲食方式和新希望、新夢想。
    樂觀的人展望人類一家的地球村,它以網際網路相聯繫,而人人受惠於物質生活改善的福祉。悲觀者痛惜全球性的環境生態浩劫,以及人類生存的健康和意義,遭受史無前例的破壞。(http://www.globalpolicy.org/globaliz/intropg.htm)

    文化全球化的反思,如什麼力量驅動著今日的全球化?誰在此過程中獲益和損失?我們怎樣控制它?一連串的疑問,都引人注意到:應該拒斥類似文化痴呆、制式化、機械化和主體消失的現象和問題。共同追尋一種有生機力量的文化差異,有創造力量的跨越界域的溝通和交流。

    2002年10月21至23日,在Montre’al舉行「文化統計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e Statistics),其中有一個主題以文化社會學的觀點,檢視文化全球化的本質,及其對國家和地方文化的效應。提出以下四個模型,來瞭解文化全球化:
    1. 文化帝國主義的議題(the cultural imperialism thesis):視文化全球化為一種列強的文化支配,文化全球化係其支配全球媒體頻道的結果。
    2. 文化流量或網絡模型(the cultural flow or network model):文化全球化透過文化交流網絡而出現,並無清楚確定的中心和邊陲。
    3. 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在各個不同的國家和區域,檢視公眾對文化全球化的反應(responses)。
    4. 對抗全球文化的國家和都市策略模型(model of national and urban strategies):包括國家和地方文化的保護,抵抗國家和地方文化的全球化。

    這四種模型,每個都可用來解釋文化全球化的特殊面向。

    如前所述,全球化指全球的空間和時間的壓縮,以及有關全世界為一體的意識的密集化過程。(Globalization refers to the worldwide compression of space and time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nsciousness about the world as a whole.)最值得研究或探討的問題焦點,就在於:全球化的效應,以及對全球化的反應。

    Wole Akande (Yellow Times, Nov. 2002 )在「文化全球化的缺點」(”The Drawbacks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乙文,提到面對列強文化全球化風潮的良好和不良的影響,如同全世界的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一樣,形成一種相似的全球文化,美國模式的消費主義,屬於文化同質化(homogenization)的過程,摧毀了文化的歧異性(diversity),並且消除了多元文化永續發展的機會。全球化的媒體和製造商,讓人們自己不自覺的放棄自己的文化認同和歧異性。
    (http://www.globalpolicy.org/globaliz/cultural/2002/1110cult.htm)

    當全球化正在消滅差異時,地方的文化認同成為新的價值重建基地。(陳其南,2003年10月,〈全球化、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台灣經驗的反思〉,《亞太藝術論壇》,行政院文建會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主辦,頁13。)除了地方社區與多元價值的重新發現和振興,地方化也藉由文化的歧異性,而存活在世界上,和其他的文化共存共榮。

    經由價值重建和社區振興,就能夠從東方人的西洋主義或崇拜(occidentalism)解脫出來,也有能力正面回應或批判西方人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如果有辦法解脫西方迷思的支配,而學習到西方文化的精華,就會產生更大的活力和創造力。一個普世文化(universal culture)的觀念,正如同一個普遍存在的市場一樣,它們都化約了人性的價值和差異,造成強勢者對弱勢者的支配,使弱勢者喪失完整性和真實性,生存於不公平的社會階層之中。文化交流,可以把交流的雙方,從主流文化論述的迷思解脫出來,首先要把東方人眼中的西方崇拜神話去神聖化,也要讓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神話去神秘化。

    眾所週知,到處充斥著對支配式的文化全球化的不滿聲音和抗議運動。然而,對付文化全球化,有兩種比較極端的方式:
    1. 更加依附傳統文化,甚至將過去文化再發明(reinvented past),使它發揚光大。
    2. 全盤採用(wholesale adoption)西方文化,完全放棄傳統文化,而認同於想像中的西方文化。

    除了全盤西化和抗拒西化之外,另一種與異文化相處之道,是在與異文化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的情況下,讓不同的文化之間彼此共存、學習、同情、互助。因此,有另一種「非全球化」的世界文化交流,在平等對話、容忍差異和各顯神通的溝通平台上,進行有選擇性和自主性的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可避免全球化的霸權支配。

    當今之世,不能擅自關閉平等溝通、互信互利的平台,卻需反省中西交流後,是否對雙方的文化藝術均得到好處。藝術文化政策上,無需建構一種統一的價值標準,也不能因交流而消滅其他文化的價值觀。應以多元共榮、百花齊放為美,讓世界上各民族,把他們各自藝術文化上的優點,貢獻到世界的藝術發展。這樣,才是互相容納、共策發展的有益態度,和良好的文化交流方式。以這個立場而言,藝術文化交流,貴在互相瞭解、互相欣賞、互相同情,進而互相幫助,使藝術交流成為共同追尋世界和平的途徑。

    在應付文化全球化變遷過程中,採借西方文化或依附傳統文化的光譜分析,就是本論文所說的差別反應分析。在繪畫美學思想的意義上說,張大千和高行健,可以作為中國文化被納入世界文化體系過程中,思考中國水墨畫如何「從接納變遷而得到解脫」(liberation from absorbing changes)的兩個範型(paradigms)。因此,這兩個特具意義的差別反應案例,頗值得並列觀察。張大千,無疑比較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主義思想,想要不分別中西藝術,走向創新的道路上邁進。而高行健,則在策略上想要同時從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種族中心主義文化逸脫出來,他宣稱可超然於兩者,但終究又回歸到意境和空靈,才能統攝他自己的文學藝術創作思想。他們兩位水墨畫家,都具有獨特個性,在文中僅做為對比於文化變遷過程的兩個個案,並不是要把他們兩位進行比較。所以,本論文只注重焦點在:兩位畫家如何回應世界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巨變上面。

    三、張大千的文化民族主義

    本文研究兩位因政治局勢而被迫自我放逐的水墨畫家:文化民族主義者(Cultural Nationalist)張大千和沒有主義者(No-ist)高行健,他們在「投荒居夷」,找尋桃花源的心路旅程中,對文化全球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採取了相當不同的反應。
    傳統文人的張大千(1899.5.10—1983.4.2) ,生於中國四川內江。自幼習畫,歷經臨摹、攝各家之長、創立自己風格等階段。其畫由繁到簡,婉約秀麗到豁達豪放,在畫藝上有著精勤日新的氣魄,優美深博的內涵。他的「新文人畫」,受西方藝術影響,改變了傳統潑墨、破墨技法,完成其新形式和新風格的潑墨、潑彩。張大千影響台灣戰後水墨畫甚大,主要是他調和了文人畫派和職業畫派。「張大千現象」對於台灣水墨畫的藝術活動、媒體、傳播、藝術行銷、網路資訊等文化產業的提振有著甚大的社會經濟功能。在社會記號學(social semiotics)的分析方面來說,張大千處於兩岸對峙而不交流的特殊政治經濟時空背景,其文化上的民族主義,在意識形態上正好符合台灣當局的文化藝術「復興」的需要,也滿足文化中國或文化統一中國的實際需求。張大千現象,引起水墨畫界對西方藝術的探索,將西方的藝術觀念或技法,引入水墨畫的創作。
    作為一個文化上的民族主義者,他跟其他極端民族主義不同,他主張敞開心胸,接納西方藝術,雖然他吸收的西方藝術成分不多,但這種主張有益於後世水墨畫的向西方學習和創作。
    他認為:「中國畫與西洋畫,不應有太大距離的分別。一個人能將西畫的長處溶化到中國畫裡面來,看起來完全是國畫的神韻,不留絲毫西畫的外貌,這定要有絕頂聰明的天才同非常勤苦的用功,才能有此成就,稍一不慎,便走入魔道了。」「….畫得含有古意而不落俗套,這就算藝術了。」他不分文人畫、工匠畫,不分派別,不在乎中西畫的分別,不固守師法,然後立意創作,成為獨立自主的畫家。
    張大千失去社群、家國,自我放逐到巴西、美國等地,然後到台灣。自我放逐和隔離於政治巨變之外,成為一個想像的文化民族主義者(ideal cultural nationalist),他有濃厚的文化歷史的意識形態,其價值觀和美學形式的自我表現,有著繼絕學、開太平的氣慨。這些也昇華為甜美酣暢的現代商業格調,其雅俗共賞的誘人魅力,在於把自我錘鍊化為藝術產銷、媒體焦點、高價拍賣,而存活於現代藝術世界中,這種深層的心理矛盾,讓他成為極富爭議的畫家。

    在政治概念上的意義,民族主義是提供民族整合和凝聚力基礎的一種意識形態。同時,也是從殖民或半殖民帝國主義的統治下,追求民族獨立的意識形態。在文化方面,往往各地區和不同語言的文化遺產,會支持了一種文明上的認同,並建構了文化民族主義。
    本土文化起源於其土地和人民,是生態社群(ecological community)的地域性的(local)或民族性的;而現代文化,基本上是比較屬於職業社群(occupational community)的世界性的(cosmopolitan),不屬於民族性的。什麼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事物?語言、書法、水墨畫、詩歌、雕刻、音樂、舞蹈、料理、服裝、學術及其他,均源於土地。並且,在長遠的歷史上,融合了各種族的文化,成為一種中國文化民族主義。這些,做為辨識同一民族的永久的文化遺產(timeless cultural heritage),具有民族性格和行為的指導作用,或以文化為思想、行為、制度的藍圖,人們依此行之有素或引以為榮、引以為辱。

    文化民族主義,教導人們將外邦的生活方式、宗教習俗等,當做異文化(other cultures)。因此,文化民族主義者的意識形態,具有排外和反動保守的傾向。另一方面,為了能和強勢異文化並駕齊驅,使民族文化得以呈現出現代性和科學性,又必須吸收列強民族的各種文化要素,推動各式各樣的文化復興運動(cultural renaissance movement)。
    文化民族主義者,偏愛在文化理念上和美學觀念上,回歸到祖國(return to motherland)。祖國,往往只是心靈的故鄉,而非真實的鄉土。

    張大千展現了中國水墨畫中的維新精神,博採眾長,勇於創新,植根傳統,傳承文化。(巴東、黃春秀,77年4月?,《張大千紀念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其創作最少以西方觀念作比附,從古典傳統本位,足以開出浪漫自由的現代精神。張大千對西方文化藝術的認識,是顯然不足,但接觸現代新文化,表現出藝術彈性。顯示:一個偉大的文化傳統,如何在現代世界中做轉化的一個見證。(巴東,85年12月:272-273, 304。)
    對張大千的另一種看法,是運用後現代的藝術概念,將張大千視為折衷式綜合主義的典型。(傅申、陸蓉之,1998年9月:148,引馮幼衡,〈大千世界〉,《張大千生平和藝術》,頁222。)
    此說,把後現代的權充(appropriation)概念看做正當性,將他挪用古畫,集其大成,賦予新意的做法,肯定為臨古和變古。認為:張大千從來均非復古主義,一生經歷一般中國畫家師古、師自然、師心三階段。晚年開創潑墨、潑彩風格,其形式接近抽象表現主義,但內在精神卻是延續唐代王洽的潑墨畫,以及南宋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繪畫性表現,是意象的造境,而並不重視心理分析學派的潛意識的表現。也因此,在潑墨潑彩的山水畫裡,自由自在加入傳統筆法的山石、樹木、屋宇、小橋、帆船、人物等點綴,被批評抽象得不夠徹底,新得不夠完全,都不影響他心目中的認定。此種古典傳統和創新現代之間的混合,或界線之模糊,可視為後現代的特徵。
    張大千曾說:藝術家最起碼要做上帝,因為藝術家可以創造天地。這就和西方藝術的原創精神相合。他認為:中國繪畫都是每一個時代最新的東西,才流傳下來。可見,他是以創新做為他的目標,不是因襲傳統、食古不化的。

    關於藝術創作的理念,從他對習畫的看法和對西洋畫的看法觀之,都可看出他不是復古派而是變古派。也就像傅申所說:入古出古,引西潤中。
    (http://members.tripod.com/~chinapen/c-phi.html)

    由張大千的〈畫說〉(參閱:藝術家雜誌社,87年8月:72-75。),可瞭解有關他對中西繪畫的主要論述:

    1. 對習畫的看法:七分人事三分天。天份再好,不用功不行。
    「畫畫首先要從勾摹古人名跡入手,把線條練習好,寫字也是一樣;要先習雙勾,跟著便學習寫生。寫生首先要了解物理,觀察物態,體會物情,必須要一寫再寫,寫到沒有錯誤為止。」

    2. 對西洋畫的看法:
    「在我的想像中,作畫根本無中西之分,初學時如此,到最後達到最高境界也是如此。雖可能有點不同的地方,那是地域的風俗的習慣的以及工具的不同,在畫面上才起了分別。」
    「還有,用色的觀點,西畫是色與光不可分開來用的,色來襯光,光來顯色,為表達物體的深度與立體,更用陰影來襯托。中國畫是光與色分開來用的,需要用光就用光,不需用時便撇了不用,至於陰陽向背全靠線條的起伏轉折來表現,而水墨和寫意,又為我國獨特的畫法,不畫陰影。」「中國古代的藝術家早認為陰影有妨畫面的美,所以中國傳統下來,除以線條的起伏轉折表現陰陽向背,又以色來襯托。這也好像近代的人像藝術攝影中的高白調,沒有陰影,但也自然有立體與美的感覺,理論是一樣的。」
    「近代西畫趨向抽象,馬蒂斯、畢加索都自己說是受了中國畫的影響而改變的。畢氏用毛筆水墨練習,贈一幅西班牙牧神。」
    「所以,我說中國畫與西洋畫,不應有太大距離的分別。一個人能將西畫的長處溶化到中國畫裡面來,看起來完全是國畫的神韻,不留絲毫西畫的外貌,這定要有絕頂聰明的天才同非常勤苦的用功,才能有此成就,稍一不慎,便走入魔道了。」
    中國畫常被批評沒有透視,他認為:遠山無皴,遠水無波,遠人無目等,中國畫理早已發明這些極合攝影的原理。石濤有時遠景清楚而實,近景模糊而虛,宋人沈存中評李成畫樓閣是掀角屋。兼用俯仰的透視,以傳其全貌。

    3. 對繪畫創造的看法:
    畫家可在畫中創造另一個天地,不當求像,亦不當故意求不像,需達到詩畫境界。畫得會有古意而又不落俗套,這就算藝術了。近代有很多物事,可入畫。「形」成於未畫之先,「神」留於既畫之後。

    4. 作畫怎樣才得精通:
    習畫必經勾勒、寫生、寫意。需了解理、情、態三事。不可專學一人,又不可單就自己的筆路去追求,要憑理智聰慧來採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轉變它。這樣才可成為獨立的畫家,可以代表他個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有了丘壑,下筆自然有所依據。
    俯仰萬物,從心所欲,何必墨守成規?在〈學畫經驗〉(分十二點),其九、筆放心閒,不得矜才使氣。其十、揣摹前人要能脫胎換骨,不可因襲盜竊。就這一層意義說,張大千能知古出新,觀西守中,適應文化全球化趨勢,引領水墨畫的變遷。

    張大千的畫風,先後曾數度改變。自創潑彩畫法,是在繼承唐代王洽潑墨畫法基礎上,揉入西歐繪畫的光色關係,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山水畫筆墨技法。其技法的變化,均保持中國畫的傳統特色,創造出一種半抽象墨彩交輝的意境。
    對於崇拜張大千水墨畫的人來說,張大千三十歲以前畫風清新俊逸,五十歲進於瑰麗雄奇,六十歲以後達蒼深淵穆之境;八十歲後氣質淳化,筆簡墨淡,增強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http://art.online.ha.cn/famous/zhangdq/)

    張大千對西方藝術的態度,是認為中西繪畫不是截然二分的,各有千秋,以二元或多元共存,只需取其所用。有些人說:張大千從1957年起,患眼疾,常視物不清,因此不能畫細微的東西,而趨於抽象。此說,似不應過於強調,主要是他個人的追求和時代的趨向所致。(李鑄晉,77年9月?:52-59。)
    依照故宮博物院展張大千作品目錄,把張大千水墨畫的發展階段,分成四個時期:
    1919-1940 從上海拜師到成名全國—仿古寫生前期。
    1941-1957 從敦煌到印度、南美—仿古寫生後期。
    1957-1975 從南美到北美—西方定居與潑墨潑彩。
    1976-1983 定居台灣—晚期由絢爛歸於平淡。
    (另參閱:〈張大千大事年表〉,http://members.tripod.com/~chinapen/year.html)

    1956年,是生命史上很重要的一年,他被邀請赴巴黎個展,同年造訪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於法國南部的尼斯。也從這一年起,他與遠親郭子杰(有守),開始了十年且極重要的西方藝術之旅。此後,大千屢次赴歐,到法、比、德、瑞士等地旅行或舉行畫展,都是由郭氏代為籌劃,並全程接待,提供許多協助。(白巍,2001年5月:305-313。)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sight/daclian/intro4.htm)

    會見畢卡索,對他並未產生影響,反倒是郭子杰更有具體推波助瀾之功,《大千狂塗》,代表這一波瀾的發端。五、六年後,循此方向,先發展出潑墨,再進一步發展出潑彩。1957年突發的眼疾,提前促成大千繪畫風格的重大轉變。如《大千狂塗》冊之二的第十二頁山林高士,全幅大片塗抹濃淡水墨,僅一角草草勾出樹枝和高士。他自題:「大千居士病目四年矣,真可謂瞎畫也!子杰豈能留之?」不久之後,1962年完成潑墨代表作《青城山通景》,隔年又畫了一些潑彩作品。1965到1969年間,其潑彩風格,已達成熟的巔峰期。《長江萬里圖》及《黃山前後澥圖》,都是此一時期的代表鉅作。
    美國加州期間的畫風,基本上是巴西時期的延續,然而潑彩的風格,並未更進一步發展。原因是加州中國人口多,未得收藏家共鳴,採折衷技法,皴、潑並用。大千移居海外的二十餘年,可說萬里投荒尋桃源,卻是創作力最旺盛的豐收期,也是病目的奮戰期。發展出大風堂潑彩,將中國畫推向國際舞台。從張大千的生活和藝術來觀察,這些努力,雖有國際繪畫市場的文化消費和文化產業的意涵,但也帶著文化民族主義的精神和意義。

    在第三個時期,使傳統的中國文人畫,融匯進了現代感和時代精神。例如,1962年青城山通景,可說是他的抽象山水的開端;1962年墨荷,也是正式進入抽象領域的標誌;1965年潑墨山水,到達高峰;1960年代後期,顏色效果代替水墨,又創造一種新面貌;1976年返台居住,用傳統筆墨表現較多,潑墨潑彩相對減少。(李鑄晉,77年9月?:57-58。)

    一九六O年代,試作潑墨潑彩畫法,有異於古人。有時,先用傳統畫法畫好,再潑墨潑彩。有時,潑墨潑彩後,加一些具體內容;有時,就完全抽象。墨、石青、石綠或加白粉漬潑,互相攙和。他的潑墨潑彩雖抽象,但仍給人青綠山水的感受。和西方的抽象畫法不同,仍有傳統筆畫的意思在內。根基仍在傳統,而不在西方。(陳傳席,2002年4月:650-654。)
    張大千的潑墨潑彩法,對劉海粟、謝稚柳、何海霞等,或多或少都有啟發作用。張氏名氣很大,但對他的評價歷來都有兩種不同觀點:(陳傳席,2002年4月:653。)
    推崇的,如:于非闇的「南張北溥」。徐悲鴻的「五百年來第一人」。批評的,認為:其繪畫是技術而不是藝術,以畫畫作手段,獵取名利,晚年退化簡而無趣。人品不佳。喜清則易輕佻。齊白石奴視之,黃賓虹鄙視之。畫太偏於甜美,用筆流滑的應酬畫太多,其內容與歷史、時代、與中國的民間疾苦,好像都無關而脫節。西方人稱之「偽作大師」,「古人畫家」。只是再現古人的藝術氣質,不能與創作混為一談。

    張大千在中國美術史的重要意義:歷代各家畫風技法兼容並蓄,統合整理,代表一個時代的見證與終結;色彩精麗穠艷的風格與人文畫水墨秀潤融合表現,將職業畫派與文人畫派間畫風調和;吸收時代新訊息,賦予傳統新活力,開拓新水墨畫的一種新形式。

    西方現代美術,尤以抽象表現主義,對張大千後期潑彩作品,有直接、間接的影響。從這裡可看出時代風尚對藝術的影響,使他的風格遠離古人,建立自己獨特的面目。但是,文化民族主義者,易受本身繪畫思想的侷限,無法做到真正的推陳出新。(參閱:藝術家雜誌社,87年8月,何懷碩〈論張大千畫〉,《張大千》,台北:藝術家雜誌社,頁7-19。)

    張大千,是一位以中國傳統為本位的畫家。他吸收西方因素,而不全盤西化。吸收西方抽象表現派的精神,目的是增益他個人的風格。他使傳統中國水墨畫,吸納了一些現代性,成為二十世紀的中國畫的一種新形貌。我們可以將他看做:對應於文化全球化過程中,一種文化民族主義的差別反應方式。

    戰後台灣的「渡海三家」,通常是指:從中國大陸陸續移居台灣的三位中國水墨畫大師,包括溥心畬、黃君璧和張大千。他們三位大師,基本上被認為承傳中國傳統繪畫,而能開創新局的人物。本文僅研究張大千與西方接觸的過程,並檢視其水墨畫語彙的變化。張大千的畫作,一直是傳統畫的格局,中西接觸下,其水墨畫的語彙用詞、思考方式、繪畫思想、畫題選擇、技法實踐等,在傳統與現代成分上有否轉變?又有哪些證據顯示、揭露其傳統性和現代性?相信還有許多有趣的相關議題可以討論,本文尚未深入探討。

    至於,如何鑑別傳統性與現代性?分析重點在於:水墨畫語彙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成分,水墨畫的專業化與全球化,資本主義下藝術市場的全球化。這樣的分析,會更詳細討論到:理論方面,畫家的觀念與選擇畫題和題材;實務方面,畫技的創新與行銷管道的流通。另外,三絕詩書畫的內在連結,做為中國民族文化認同的核心價值所在;此種內在連結,是否因回應現代化和專業化的趨勢而轉變,以及,此種內在連結的傳統因素如何轉變等,也都值得深究。

    四、高行健的沒有主義


    高行健(1940.1.4- )生於中國江西贛州,是畫家、小說家、劇作家、戲劇導演,自幼學畫,現定居法國。(高行健,2001年1月:作者簡介。)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作為新一代的中國水墨畫家,同時是重要的文學家、戲劇家。他自認水墨畫是一種「心象圖畫」,必需能夠畫出一個人內心的形象,屬於內在的探索,不妨稱它為「新心象畫」,以區別於張大千的「新文人畫」。
    高行健說:「我是作家,因此離不開語言,但我也是畫家,卻又必須排除語言,必須回歸視覺、讓畫說話。」高行健將複雜多變的宇宙萬物、心靈圖象,還原成只有黑、白兩色,再運用黑、白兩色間多變的層次,表達宇宙萬物複雜的色彩。高行健的水墨,吸收了現代西方藝術的精神,並有著濃厚的悲劇氣息,由內心的視象,訴說著生命的無奈以及人性的壓抑,它傳遞著人性底層的幽深事物。
    高行健是以中國水墨畫手法,創作西方的抽象畫。它的材質是中國逃出來的筆墨和宣紙,加上歐洲的水;它的水墨創作,一開始就沒有走傳統中國水墨的道路,而是界於抽象與寫實之間,他自認為寫意和抽象的成分較多。他也認為:中國水墨的確有其水準,因為這不只是中國傳統藝術,也可說是當代藝術,且無東西方之分,中國水墨必然前途無量。
    高行健的「沒有主義」,一是他不堅持任何文學藝術上的思潮,其次是這個時代各種主義橫行,任何主義都不能支配時代變遷。他的藝術活動,也屬於逃亡或流亡的一環,除了政治疆界的流亡外,也向整個世界潮流的主流決裂,而自我放逐;並且抵抗中國民族主義,讓自己成為「世界公民」。自古流亡者大多心繫祖國,但心繫祖國並非高行健關懷的重點。沒有主義,可說是主張:多談問題,不談主義。這是解脫各種主義網羅的最佳主意,也是自由創作的最好主意。
    高行健的「另一種美學」,則是他的美學觀點。他主張一種「溶解東西方的水墨」,而水墨深淺不一的調子,才能夠表現出生機。他採用傳統水墨中的境界說,最高境界稱之為空靈。高行健不顛覆中國傳統,但把西方油畫的傳統質感和感性,引入到水墨畫中。認為:感性與精神可以同時體現在繪畫中。而造形,則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著迷於西方油畫的光影和縱深。他不重複古老傳統,卻看到水墨畫的遠景。他將中國水墨傳統的精神潛藏在畫裏,但已無明顯的中國意味,或許是人類、世界的意味。它繪出包含意境的內心視象,而又不直抒心態。放下而不打倒任何主義,活在當下,形成自己的審美趣味,沒有傳統,也不管風潮,畫自己的畫,這對中西藝術潮流而言,是個非常現實的解決方式。

    沒有主義,是一種從東西方各種主義解脫出來的自由創作主張。另一種美學,則是溶解東西方水墨的自由創作美學。高行健覺得:解脫自救,回到自己的本性,深刻認識,沒有救世主。這樣的想法,是非常現代的。
    他認為:從馬克思到尼采都充當救世主,成為二十世紀大災難。他推崇慧能是一個更為現代的基督,基督以犧牲自己來成就世人,慧能更加現代不自認是救世主,要世人自救回歸本性。不要宗教器物的膜拜,不傳衣缽,擺脫戀物,是一個創新者。禪宗不只是個宗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高行健說:「慧能啟發我,一切都可以放下。」如果你真是活在此刻當下,自然就放下了過去包袱、未來妄念等。一九八O年代初,高行健覺得要把禪狀態引入戲劇(藝術),做為進入戲劇(藝術)的準備。(高行健細說〈八月雪〉,周美惠,2002年12月:90-94。)

    在〈評趙無極的畫〉乙文中,高行健說:「一個有造詣的藝術家一旦找到他自己的路,傳統與西化的爭論便迎刃而解,而將爭論留給好事者去做。」藝術家要緊的是:找到自己獨特的形式和語言。(高行健,2001年1月:307-308。)沒有主義,是讓藝術從社會的各種約束解脫出來,使人能夠自由創作。所以說,個人能對權力、習俗、迷信、現實、對他人和他人思想、對物說不,這便是沒有主義。藝術家有主義或沒有主義,也是個人選擇,可是高行健選擇沒有主義。(高行健,2001年1月:〈自序〉7。)

    〈沒有主義〉乙文中,也述說了流亡西方,完成《靈山》、《山海經傳》,了結鄉愁,不做民族文化代表,重要的是要超脫出來,有所創造。如果不幸當了代表,不免弄得面目全非。「我力圖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東西方之間,作為一個個人,我企圖生活在社會的邊緣。」(高行健,2001年1月:11,13。)

    論及現代與傳統,高行健認為:現代主義作為西方工業社會在文化上的表現,是對西方基督教文化傳統的反叛;中國走向現代,有相似處,但又不可能照走西方現代原樣的路。他還是以自由創作的論述,說明自己受西方影響,又根深柢固欣賞中國某些傳統和民間俗文化,他發覺僅對傳統討伐和複述,都代替不了創造。因此,借鑒西方也不必割斷中國傳統,把自己放在東西方文化和歷史的交匯點上,更為合適。時髦與主義,如政治壓力一樣,都是自由創作的障礙。(高行健,2001年1月:112,123-124。)

    有關繪畫的創作和思考,在《沒有主義》書中〈談我的畫〉和〈對繪畫的思考〉,把自由創作藝術的自我表現或自我淨化,寫得非常清楚。(高行健,2001年1月:324-329,330-336。)

    寫作與作畫兩者大不相同,作畫的時候,首先要清除語言,擺脫詞語,甚至觀念,因而反對觀念藝術。主張對視覺的東西用語言表述,得在圖像誕生之後,這便是語言和圖像的分界。繪畫,不指插畫、連環圖畫,不去描述什麼故事,而自成一件藝術品,靠自身的手段,諸如線條力度和運動、色彩組合和對比、光線明暗、空間的佈局,來傳達某種感受。繪畫的手段總是具體的,哪怕是抽象畫,也是具體的線條和色彩在表達,並不通過由概念形成的詞語為中介,這是從直觀到直觀。(高行健,2001年1月:31-32,36。)

    繪畫在語言之外,非文字表述,不是觀念藝術。畫成後,成為異己的存在,
    無法解釋。說到作畫的特別習慣,自述:作畫時間不多,作畫好比神交,無法連續創作;不能即席揮毫;作畫離不開音樂,是不可少的儀式;不太能忍受自然光,晚上十點到凌晨三點最能出畫;下筆極快,但潤色時間長;還有穿寬鬆棉質運動衣褲作畫,熱時赤身。(高行健,2001年1月:324-329。)

    根據〈談我的畫〉和〈對繪畫的思考〉兩篇文章,整理出下列有關繪畫的主要論述:
    1. 作畫的禪狀態
    不作畫時,記下許多構想和設想。一但作畫,從不翻看,只隨音樂,信手下筆,此作畫精神狀態稱之為禪狀態。作畫前先排除語言意念,有時閉目靜坐,意象湧現。落筆時不刻意描摹這些意象,只聽其自然。此種近乎迷狂,又加以控制,使不狂亂,如有敗筆即作廢。
    2. 水墨神韻和光線質感
    筆觸與墨色正是水墨的神韻所在,否則不耐看。筆觸,即西方繪畫之所謂線條,給水墨以精神。敗亂則無趣。極欣賞八大、青藤,還自尋各種方便法門。討厭題款,在畫上只用一個印章。喜歡碑刻和書法,看的是筆墨和佈局,不去領會書寫的意義。他說:「西方繪畫對我最大的啟發是光線和質感,我也搞攝影,特別是黑白照的情趣,也都反應在我的水墨畫中。」為表現內心視象的縱深,運用反透視或假透視。不喜歡風格,不歸到主義中去,最欣賞的西方藝術家是賈克梅蒂,他什麼主義都難以歸納進去,他就是他,需回歸到造型藝術的源起。
    3. 一種靜觀的繪畫
    依靠直覺,排斥知性。筆下驚奇,新鮮感,不重複畫。「忘了我在畫,還是畫自然生成。」「繪畫恰是對自我的超越,一雙冷眼,抽身觀審。惹奈把這種境界稱之為孤獨感,我說是靜觀。」世界無序,只有超越自我,加以靜觀,才得以清明。把作畫當作物我二者的淨化,倘還留下一點驚訝,這畫就可看了。在畫中追求這種瞬間,那是音樂帶來的流動感,這與作畫工具、材料有關。
    不把繪畫作為純形式的表現,形式雖然重要,但喪失表現力,無異於裝飾。不玩弄形式,也不能只表現自我,而需抽身靜觀這世界包括自我。藝術創作與其說是自我表現,不如說是對自我的淨化,雖不明白這人生之謎,卻多少留下點驚訝。(高行健,2001年1月:336。)
    4. 中西繪畫各有千秋
    中西繪畫的作畫工具、材料,各有特色。毛筆下的筆觸千姿百態,本身便富有靈性,墨色變化的層次,本身賦有韻味,這都是西方油畫沒有的特性,要力圖推向極致。西方繪畫對於色彩鑒別與運用精細,同中國水墨對線條和墨色的講究,各有千秋,現代繪畫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5. 回到繪畫的本性
    趙無極用水墨作抽象畫,開了現代水墨的先河。高行健受到啟發,但他回歸圖像,一種內視、幻覺、心象,圖寫內心視像的縱深。西方現代繪畫追求感覺,中國傳統水墨講究精神,高行健企圖將二者溝通,強調回到繪畫的本性。
    6. 內心視象的縱深
    從中國傳統的寫意出發,想達到空間的深度,並非現實觀察的景深,而是內心視象的縱深。怎樣把內心的視象,捕捉到畫面上,又不用實體的透視法,就是繪畫的難題。這種心象的縱深感可稱為假透視,而心象通常是灰暗的,不甚分明,用水墨來表現更為接近,這是高行健只用墨色,不用色彩的一個原因。他的抽象水墨,除了注重造形,也讓筆觸和墨跡孕育情趣和意味。在現實生活中,個人自由常受到社會的制約,唯有在藝術創作裡,沒有主義,沒有派別,才贏得自我表現的自由,在有限的條件下去追求無限。水墨畫有千年歷史,畫家儘管自由表現,生命力不斷出新,油畫、電腦、激光也是如此。高行健選擇水墨,固守筆墨趣味,也追求傳統水墨畫中沒有的質感,企圖將水墨神韻和油畫感性融為一體。
    7. 性靈所在到處發光
    注重水墨滲透效果、圖像質感。虛實,來自構圖,也來自圖象質的差距。用光來豐富水墨的表現力,不像西畫設定光源,而認為:性靈所在,無處不可以發光。當人試圖審視內心的某種視象時,這形象或形象邊緣便澤澤發光。水墨相交,恰能造成這種效應。又把攝影的視角、景深、焦距,引入水墨畫中,來透視心象,達到攝影不可能拍到的景象。作畫時聽音樂,等喚起內心衝動,方才動筆,給畫帶來韻律、情緒色彩、靈氣。

    高行健《另一種美學》乙書,主要是水墨畫畫冊,前面的文章提出另一種美學。和本文特別有關的部分是:〈十四、溶解東西方的水墨〉,以及〈十六、一句實在話〉(高行健,2001年1月a:50-53,56-57。)。此書得法國文化部南方藝術局贊助,一九九九年五月寫於法國拿普樂城堡。
    有關水墨畫的論述,此書的寫作時間,較前面引述的《沒有主義》書中〈談我的畫〉(1992年6月18日)和〈對繪畫的思考〉(1995年7月14日)為晚,但大體上論述相當一致。以下的摘述,可做為沒有主義的高行健,在回應文化全球化過程中,與其他人(包括文化民族主義的張大千)差別反應的看法。

    1. 溶解東西方的水墨
    水墨深淺不一的調子,才能表現出生機。接受傳統的境界說,而最高境界稱之為空靈。不顛覆中國深遠的傳統,只不過把西方油畫的傳統質感和感性,引入水墨畫中。認為:感性和精神,可以同時體現在繪畫中。而造形,則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著迷於西方油畫的光影和縱深。他不重複古老傳統,卻看到水墨畫的遠景。他將中國水墨傳統的精神潛藏在畫裏,但已無明顯的中國意味,或許是人類、世界的意味。它繪出包含意境的內心視象,而又不直抒心態。放下而不打倒任何主義,活在當下,形成自己的審美趣味,沒有傳統,也不管風潮,畫自己的畫,這對中西藝術潮流而言,是個非常現實的解決方式。
    2. 一句實在話:回到繪畫
    保持個人的獨立,回到人的真實感受,未來就是這永恆的當下。爭取藝術家的自主,不回歸傳統去揀回前人已經充分表達過的形式與趣味,要表現新的可能性,找尋無限。回到一個多世紀前現代主義的起點,去找尋另一個方向。脫離意識形態,呈現藝術本來的面貌,讓藝術作品自身說話。從不可言說處作畫,從說完了的地方開始畫。回到繪畫,是一句極為樸素、毫不時髦、實實在在的話。

    五、 結語:走向多元反應的文化世界化

    本文的旨趣,在於從文化全球化過程,來思考中國水墨畫家,如何奮其智慧,勇於表達差別反應。差別反應,可視為文化表現力和生命力的象徵。
    選取兩位因中國政治局勢變遷而流寓海外的水墨畫家,分析其回應文化全球化的差別反應。分析的焦點,屬於畫外的分析,也不是繪畫史的分析,只是將兩位畫家的差別反應,用來顯示文化世界化過程中,個人的繪畫思想和繪畫行為,如何調適大環境的變遷。這是社會美學的一個探測性的研究,它跨越繪畫理論方法,以及文化發展理論。相信不是一個實驗研究可以探測清楚,我們只試著在比較淺的沙灘上,在水陸交界的地方拾貝,這裡或許是美學的界域之一。
    張大千的文化民族主義,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柢,吸收西方藝術優點,將它溶化為中國水墨畫的神韻,使畫作有古意而不落俗套;這種水墨創作論,接納西方藝術的方式,屬於文化全球化過程中的一種差別反應。高行健的沒有主義,是另一種創作論,以回到繪畫的創作本性,來排除各種外在於繪畫的其他因素的干擾,也是對文化全球化的另外一種差別反應。
    在這篇論文中,指出:每個藝術家以其不同方式,回應世界文化的變遷;無論從理論和實際的看法,走向文化全球化的趨同性,消除歧異性,也就是造成單一文化的支配情形;這樣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而言,是有害無益的。
    走向全球文化共存共榮的生態,讓不同的族群自由存在、自由發展,鼓勵不同民族對文化世界化採取多元的反應,以增加文化的交流、學習和互助。這樣的作法,就像允許不同學科跨越世界美學的界域一樣,將會造成更多的交流和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72年4月3日,〈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八版。
    中國時報,72年4月3日,孫雲生〈強抑悲痛悼吾師〉,第十二版。
    中國時報,72年4月4日,〈張大千和敦煌石窟〉,第九版。
    巴東,82年1月5日,〈三家渡海畫時代〉,中國時報,37版。
    巴東,85年12月,《張大千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巴東、黃春秀,77年4月?,《張大千紀念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台灣畫刊社,54年5月,〈張大千畫〉,《台灣畫刊》,頁7-26。
    白巍,2001年5月,《張大千—富可敵國貧無立錐的巨匠》,台北:水星文化事業出版社。
    李葉霜,62年3月,〈大千居士的私房畫〉,《雄獅美術》,25期,頁46-75。
    李霖燦,65年6月,《山水畫皴法、苔點之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鑄晉,77年9月?,〈張大千與西方藝術〉,《張大千學術論文集:九十紀念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52-59。
    林百里,89年7月2日,〈閱讀美女〉,中國時報,35版。
    徐悲鴻,62年9月,〈張大千畫集序〉,《雄獅美術》,31期,頁31。
    (原載:《張大千畫集》,上海:中華書局,3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張大千先生紀念館簡介》。
    國立歷史博物館,82年1月1日—3月12日,《渡海三家收藏展》。
    張大千,56年10月7日—14日,《張大千近作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大千,《長江萬里圖》,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大千,《張大千名畫》,(一套十幅),國立歷史博物館。
    許郭璜,83年2月16日,〈吳齊溥張四家競天下〉,中國時報,33版。
    陳傳席,2002年4月,《中國山水畫史》,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傅申、陸蓉之,1998年9月,《張大千的世界:張大千先生百年紀念展導覽手冊》,台北:時報出版。
    黃天才,82年6月21日,〈少年大千也放肆〉,中國時報,21版。
    藝術家雜誌社,87年8月,《張大千》,台北:藝術家雜誌社。
    鬱金,65年12月,〈張大千擺龍門陣〉,《雄獅美術》,12期,頁78-83。
    高行健,2001年1月,《沒有主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行健,2001年1月a,《另一種美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行健,2001年10月5日—11月10日,《墨與光:高行健近作展》,國立歷史博物館。
    周美惠,2002年12月,《雪地禪思:高行健執導〈八月雪〉現場筆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http://members.tripod.com/~chinapen/c-phi.html)
    (http://members.tripod.com/~chinapen/lady/lady.htm)
    (http://www.globalpolicy.org/globaliz/intropg.htm)
    (http://www.globalpolicy.org/globaliz/cultural/2002/1110cult.htm)
    (http://art.online.ha.cn/famous/zhangdq/)
    (http://members.tripod.com/~chinapen/year.html)(http://www.readingtimes.com.tw/sight/daclian/intro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