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让子弹飞]:允许一部分子弹先飞起来
作者:柏拉不图 | 评论(4) | 标签:姜文, 电影
《让子弹飞》无疑点燃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电影蓄谋已久的激情,正是因为这激情“蓄谋已久”所以,它爆炸的时候就尤其蔚为壮观,从这一点上讲,这不是一颗子弹。这简直就是一颗炮弹!一颗导弹!!一颗原子弹!!!建议续集的片名可以沿用这一理念,《让炮弹飞》!《让导弹飞》!!《让原子弹飞》!!!总之,要炸飞电影的平庸!
纯属玩笑,言归正传。
面对着观众铺天盖地的赞誉声、各媒体头版头条的热议、几天票房破亿的奇迹,虽然有部分正人君子很是装逼的、以“色情、暴力和脏话”(呵呵,三俗啊)为借口,靠权威媒体撑腰狐假虎威的发出了几声不同意见,然而很快就被万民齐呼的“给力”声淹没了。尽管我也认为《让子弹飞》并非百分之百完美,但其缺点绝不是“三俗”上,而是姜文对普罗大众的态度上,尤其是在揭露中国人人性的丑陋时,那无所顾忌、毫无怜悯、高高在上、凌驾一切的暴戾姿态。
无论如何,《让子弹飞》何以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其效果竟如同那颗给了无数男人随之更给了无数女人兴福的“蓝色小药丸”一样,给口碑业已“未老先衰”的中国电影一次真正的雄起与尊严?同时也给了中国电影观众一次真正的高潮与快感?尽管部分影评人已经试图给出了答案,但是,仅用“牛逼”、“给力”、“霸气”这样的流行口语来形容这部电影显然是不够的,同样,仅用“荒诞”、“类型融合”、“CULT”这样的专业术语来解析它也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在所有的这些标签背后,真正使得《让子弹飞》有如此威力的只有两大法宝,一是想象力,一是对现实辛辣的讽刺。这两样东西恰恰是大师张艺谋的《三枪》和《山楂树之恋》所不能给予观众的,也是大师陈凯歌的《梅兰芳》和《赵氏孤儿》所不能给予的,更是那些小师们无厘头式的恶搞电影所不能给予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在插科打诨式的幽默赚足了中国电影观众的笑声,在虚情假意的情感故事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后,这两样东西恰恰成了他们心中最大的缺憾与期待,同时也成就了《让子弹飞》那好的“令人发指”的口碑。既然观众对此有那么大的渴望,不如就允许一部分子弹先飞起来。
关于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用来发现问题的,而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连问题都发现不了,何谈解决?恰恰是这个想象力,国人很欠缺。我们的传统、体制、教育决定了我们在想象力这一点上,就如同我们的GDP,与世界整体水平相比,一直保持着低调和谦虚的状态。中国电影每年出品几百部,有想象力的又有几部?然而,在想象力这一点上,《让子弹飞》可以说毫不谦虚。
有经验的观众都知道,一部影片开头的几个镜头就可以奠定整部影片的风格,《让子弹飞》开头的几个镜头,就证明了其在想象力这一点上,不同凡响。数匹骏马拉着火车头奔驰在铁路上,火车头上还冒着蒸汽,原来是车里的人在吃火锅。看似无厘头式的混搭,实际上体现了影片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想象力就是创造力,在《让子弹飞》里,想象力创造了什么?
诗意。
如果必须要用一个词来界定姜文的电影,那这个词一定是——诗意。当然这个诗意不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式的吟风弄月,也不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式的感慨与无奈,而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式的洒脱与豪爽。诗意就是姜文影片中的荷尔蒙,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这种诗意就崭露头角,直到上一部的《太阳照常升起》,诗意指数达到了顶峰,这也是很多观众看不明白的原因。某权威媒体的那位主持人抨击姜文的电影没有逻辑性,他说的很对。不过,这与其说这是抨击,不如说这是在赞扬。诗又需要什么逻辑?套用当年凯鲁亚克评论罗伯特.弗兰卡的摄影作品的一句话来形容姜文的电影:不喜欢姜文电影的人必不喜欢诗歌。不过,在这部《让子弹飞》里,两亿的投资,已经使得姜文的诗意有了一种策略性的转变,但是诗意的实质没有变。比如,同样是影片开始姜文的那句台词:“让子弹飞一会儿”,诗意十足。实际上,这不就是源自《骇客帝国》里后来又被N多部电影所致敬与模仿的“子弹时间”么?只不过,姜文用极富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其它电影却只能毫无想象力的在视觉上一味的模仿。
除了想象力之外,《让子弹飞》最让人感到过瘾的地方就是影片中对现实辛辣的讽刺。其实不用我去刻意提醒,即便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也能从影片的剧情和台词中,听到现实的回音,那些钱权的阴谋与交易,官匪的隐喻与反讽,特别是关于“站着挣钱”还是“跪着挣钱”的辩论与调侃,时刻在提醒我们,电影就是现实的镜子。所以,尽管这部电影的背景被安排在了北洋军阀时期,也挡不住观众的想象力,轻松的穿越到现实空间来。在某网站上,看到一个人的签名,“电影局审查机构的人都瞎了么,《让子弹飞》这样的片子也能通过?”我真想给他回一句,审查机构瞎了没事,观众的眼睛瞎了,那可就真瞎了。审查机构都允许一部分子弹先飞起来了,观众难道还要给现实穿上防弹衣?
当然,如果说其他的国产电影一点也没有讽刺现实,的确有些冤枉它们,其实,最近几年的商业电影中也有不少对现实进行了或多或少的讽刺,之所以没有引起太大反响,是因为它们都没有像《让子弹飞》这么辛辣与直接,因而观众看得也没那么痛快与淋漓。关于这一点,要说的有很多,但是我又能说什么呢?不如就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一下吧。
“那感觉,你懂得。。。。”,
“You know what I mean……”
讽刺的是,这句话被国外评为了最讨厌的一句话,最近在中国却成了最流行的一句话。让我不得不想起一本书的名字: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