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帶黃金甲》深度評 撕破華麗表象 挖出內中政治含意 | ![]() | ![]() |
新鮮影評 | |
撰文 林超榮 Tungstar提供圖片 | |
2006/12/22, 週五 | |
![]() ![]() 周潤發這一個皇,喜怒無常,顯現出父權的可怕。 唯一出路就是“反” ![]() 三個兒子在父權的陰影下,他們不得不反,反的形式不同,反的目標也不同,總之,他們的父親迫得每一個都不得不反。 張藝謀在鼓勵作反,三個兒子在父權的陰影下,他們不得不反,反的形式不同,反的目標也不同,總之,他們的父親迫得每一個都不得不反。 為 了更進一步明白張藝謀的心意,便得思考另一個問題。張藝謀說這一部《滿城盡帶黃金甲》故事大綱源自曹禺的成名作《雷雨》──一部標誌著五四時代追求自由、 反封建又反專制的劇作,為甚麼他要拍《雷雨》?他將大家庭的倫理糾結搬到皇室裏去,那一重政治暗喻,叫人無法不屏息靜氣。 他借古諷今有所寄託,《雷雨》舞台劇中,上一代的錯誤帶來下一代的悲劇,沒有自由的下一代,兄妹亂倫,走上了自我毀滅之路。這一個家搞散了,那麼一國又如何! ![]() 周潤發這皇要為鞏俐演的后下藥治病。“藥”這一個象徵,由頭貫串到尾,表面是治病的藥,其實是一種“毒藥”,使到吃的人神志不清。 電影中描寫父權的可怕,拍出了《雷雨》開場第一幕:“傳說一個幽靈在周家出現……”周潤發這一個皇,喜怒無常,高深莫測,故作神秘,預定時間班師回朝,忽然又改變主意,讓眾人等候一夜,要殺個措手不及。 被灌毒藥的文化象徵 皇和后貌合神離,彼此間冷言冷語,缺乏溝通,非常明顯就是一對錯誤結合的怨侶。周潤發這皇要為鞏俐演的后下藥治病。“藥”這一個象徵,由頭貫串到尾,表面是治病的藥,其實是一種“毒藥”,使到吃的人神志不清。 ![]() 鞏俐這母后一角可是代表了中國文化? 在這一層象徵中,中藥是“迷藥”,是殺人不見血的“文化毒藥”。關於“中藥”的延伸意義,是源自當年進步青年渴求文化改革所用的象徵,不要拉到今日與現代中藥相提並論。 如果鞏俐這母后(本是梁國公主)一角是代表了中國文化,那麼周潤發的王便是竊權奪國,一手搶她回來,再以毒藥灌之。 二子周杰倫之作反,是不想母親被灌毒藥,他是新青年,由外戍邊回來;大兒子太子劉燁性格陰柔,他不是明反,而是暗反,與繼母私通;三子最是血氣方剛,最後也走上了反的不歸路。 ![]() 最小的兒子也反,大王周潤發一手撕開他的衣服,內中,也是一具黃金甲。 那就證明父權的可怕,高壓專制下,其實每個人在王子的華衣裡面,都暗藏一具黃金甲,所謂黃金甲──即是“作反”。 正言若反譏諷處處 你可以說張藝謀向前貫串了《大紅燈龍高高掛》的主題,父權之下,作反只有死路一條;也可以說,張藝謀延伸了《英雄》的主題,你要反,只不過是破壞,於事無補。但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不同的是,戲中三個兒子反了,皇的下場亦不好過。 ![]() 菊花如海,人心不寧,繁榮表象下隠藏殺機。 不 得不提醒觀眾,其中提及“節氣時辰”,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那是顯示獨裁者控制你每一個時間,你的喜你的悲,飲食起居,正如開場時,周潤發講出外方內圓的所 謂規矩,沒有人可以破壞,你看到,那一個個圓,那一個個方重重框框,真的夠諷刺,他的圓或方,沒有一定成規,只是由他詮釋,才是規矩,獨裁如斯,夫復何 言。 難怪周潤發最後找周杰倫說:“朕,沒有給你的,你不能搶。”對照今日的隠示,呼之欲出──我不給你的,就不能擁有,包括自由、民主、權力、溫飽。 《滿城盡帶黃金甲》可以說是張藝謀上乘之作,他駕馭大場面,已經是中國電影導演之冠,加上電影深藏之含意,令電影提升到與眾不同的高度。 ![]() 鞏俐穿上黑衣,卸下華妝,耐人尋味。 電影寄託了黃巢反詩,秋來九月八殺入長安,重陽節危機四伏。祭祖之時,除了重九,還有清明,每年清明,都得提防出事,都得重門深鎖,戒備森嚴。祭祖和作反聯結在一起,政治諷喻,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