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9日星期一

梁文道谈<色戒>及他人之正言

梁文道

《色,戒》走红,连汉奸也重新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李安与张爱玲丰富了汉奸与爱国志士的形象,还他们人性的本来面目;也有人说这叫做美化汉奸,所以不只本来就很成疑问的张爱玲要因此罪加一等,甚至李安都快变成新汉奸了。 我们中国人学历史就像小孩看戏,任何人物一出场,首先要问:“他是忠臣还是奸贼?”除此之外,再无第三条路。这种看待历史的方法对还是不对?只要把同样的眼光挪向我们此刻身处的现实测试一下就行了。你说马英九是忠的吗?他为什么也要赞成台湾“重返联合国”呢?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尾随美国入侵伊拉克,八成是奸的了吧;那你又怎么判断他恢复英国经济活力的政绩呢?你能肯定地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吗?

俗话说,这个世界绝不可能非黑即白,我们也很容易用灰色去宽容一下自己的贪心和过错。可是一转头,我们竟不能以同等的宽容去理解逝去的前人了。我的意思不是要宽大地对待汉奸,而是要历史地对待历史。什么叫做“历史地对待历史呢?那就是把一切放回历史的境况之中,看人的转变,事件的出现。谈论汉奸,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汉奸”这个概念放回历史里头,审视它的生成与演变。 忠奸之辨远非全然相对、没有任何客观的标准。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论大部分的汉奸在他生前是不会轻易接受“汉奸”这种称号的;所谓“汉奸”,多半是后人的判断,而后人的判断则往往依据了不同的标准甚至某些个人的动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陆各国也纷纷掀起了肃清“通敌者”的风潮(“通敌者”一般英译为Collaborator,他们似乎没有“德奸”、“日奸”和 “荷兰奸”的概念)。那是个百废待举的废墟年代,广厦已毁,人才难求。于是在现实的需要下,许多货真价实的“通敌者”者一一过关,重回舞台,重操故业,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可是这里头也有一些人为求自保,就大力检举昔时友伴,因为他越是慷慨激昂地揭发其他人的罪行,他自己就显得越清白。更有一些战前在事业上极不得意的人,比方说没什么天分的年轻指挥家,这时以爱国者的姿态出击,狠批几位造诣非凡的大师曾经出任纳粹伪职,主理过一批大牌乐团或者歌剧院。他们的言论很正义,但是他们的心态很阴暗:既然我在专业上爬不过你的头,我就要在爱国的问题上绊倒你,取而代之。

这些往事,皆有史可考。关于“通敌者”的糊涂账,西方史学界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实况绝非历史剧里那般正邪分明。反观中国,几乎所有超越简化、二元对立模式的声音都成了异议,甚至也成了一种“汉奸”的雄辩。可是,另一方面,也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事实不是如此简单,比如说汪精卫到底是不是汉奸呢?这就是一个令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大家都很难想象,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因谋刺满清摄政王而入狱,且赋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的好汉子,怎么就会成了一个与日本议和,成立南京伪政权的大汉奸呢?于是坊间就有许多传说了,其中一种最令人神往的版本是这样的:其实汪精卫是假装的,他早和蒋介石串通好了,俟时机一至,他就会起兵反日。  

其实这种美妙的民间故事依然不脱传统忠奸二分的历史观,它反映了大家心底的渴望和想象。大家不只希望能够准确地把汪精卫嵌在一个简单的范式里面,还很希望一个好人能够由头忠到尾;既然汪精卫一开始是条好汉,他就应该继续好下去,这才符合我们既有的世界观。

但是什么叫做好人呢?我们能够稳当地判定一个人是真正的爱国志士吗?去世不久的美籍中国史权威魏斐德曾在其名著《上海歹土》里面指出,孤岛时期的上海有不少业余特工,他们平常可能是文员,也可能经营家小店铺,收入不大好的时候就受雇去施袭暗杀。假如事败被捕,说不定就莫名其妙地成了烈士。更常见的或许是李士群和丁默邨等有名的汉奸,你说他们亲日倒不如说他们是想谋利。就像托洛斯基所说的“职业革命家”,搞革命不是为了理想,而是为了谋生,革命于他们而言不外乎职业。为什么李士群等人可以一生游走于国、共和汪伪之间,最后又秘密地替重庆政府办事呢?这就是因为他们全是职业的特工,谁给活干就帮谁,处身乱世,但求苟存。

加拿大著名的中国史学家卜正民在他的近著《Collaboration》(且暂译作《合作》)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有些人曾经帮侵华日军指认出匿藏于平民中的败逃国军,结果害死了这些抗日军人,看来这应该是最罪大恶极的汉奸了,但这种恶行却起到了保护其他平民百姓的效果,使得他们免遭日军滥杀的厄运。那些汉奸的目的到底是为了无辜百姓,还是纯粹无耻的自私呢?我们很难判定,因为我们往往只是看了表面的行为就定了他们的罪,没有兴趣去翻箱倒柜查档案深究他们的口供和心理。 或许是外国人的缘故,没有太多包袱的卜正民甚至还举了很多实例说明现实情况复杂。比方说历经屠城之后的南京就有一个典型汉奸,城里的洋人称之 “famous Jimmy”,这个王姓汉奸在日本人手下负责分配粮食给市民,同时提供一些妓女慰劳日军。卜正民认为,若是不看目的,你很难判断其行为的好坏。一方面他极力向日军争取最大限度的粮食配额,使许多百姓不挨饿;但另一方面这也曲线地强化了日军占领的合法性。一方面他找来中国女子供侵略者享乐,同时这却也使得日方不再有借口任意欺凌妇女。

历史绝不只是一堆事实的积累,它的书写,它的构成,全赖我们从什么角度诠释,而这个角度的选取就和许多价值观甚至政治的立场有关了。大家都知道,中国抗战史至今仍是一块荆棘满布的森林,两岸曾经各有不同的诠释,连国民党共产党谁的功劳大都还是问题,不过两党都以领导民族抵抗外侮的成就论证自己的合法性。既然如此,双方的官方史学就都必须以一套分外分明分外严格的标准辨识那混淆灰暗的年代与人物,不容半点含糊。因为历史教育始终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有责任生产一批符合标准的好国民。何谓好国民?典型在夙昔;何谓坏国民,汉奸簿上斑斑可数。  

只不过这种符合国民教育目标的史学不一定就是套上好的道德教材。因为道德教育不能只是传授一堆抽象的原则,提供几个完美的人物典范,还要给出一些复杂的处境,让学生知道怎样在现实的环境(尤其是黑白难判异常艰困的处境)下明智地行动,把道德原则应用在实践的需要之中。多年以来,中国和海外的史学界对抗战的历史研究已经推进了不少,可是大家的成果仍然没有进入大众的意识和教育的层面,特别是汉奸那一段往事。今天换上更客观的目光重新审视他们,不是翻案,也不是单纯的学术兴趣,而是为了更好的道德教育。可别忘了,所谓的“是非不分”,并不是指有些人不知是非为何物,而是他们虽有是非观念但不知怎样实践在具体的时空当中。汉奸的历史不就正好说明了这点吗?


(1) "这些往事,皆有史可考。关于“通敌者”的糊涂账,西方史学界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实况绝非历史剧里那般正邪分明。反观中国,几乎所有超越简化、二元对立模式的声音都成了异议,甚至也成了一种“汉奸”的雄辩。" Mr. Leung, I am sorry to say, seems to be very fond of this sort of contrast: "Look! The West"--always in a general sense--"has done this and this already. But look, we are still so simple and naive" etc. etc.
"关于“通敌者”的糊涂账,西方史学界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 that statement concerns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in the West. "反观中国,几乎所有超越简化、二元对立模式的声音都成了异议,甚至也成了一种“汉奸”的雄辩"; this, on the other hand, asserts something about the more general readers in the Chinese world. But such a comparison I can certainly make the other way round. I can loudly proclaim, that whereas there is already good documentation of collaborative acts in China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y Frenchmen, on the other hand, are still so naive as to speak of Vichy in exclusively negative terms.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陆各国也纷纷掀起了肃清“通敌者”的风潮(“通敌者”一般英译为Collaborator,他们似乎没有“德奸”、“日奸”和 “荷兰奸”的概念)。Well, I do not read Japanese nor Dutch; but at least there are such concepts as "Verräter" in German and "traîtres" in French. Not simply "collaborators"--if that sounds too light an accusation--but "traitors"! Of course when the French cried "collaborateurs," there was every overtone of "法奸," if only you are willing to listen to it. As for "德奸," there was certainly this idea and this us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nazification, Germans coming out to accuse other Germans were routinely viewed or even called by other Germans as Verräter.
(3) It is right of Mr. Leung to suggest that history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one tends to believe, especially where moral judgment is concerned.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a case for many sides, and to let those who have the time and the will to read form a better judgment on the facts. It is wrong of Mr. Leung, however, to insinuate, by setting up a simple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at "they"--the ordinary Frenchmen, German, Pole, et al.--are so much more advanced in moral thinking than "we" are; and to do so even to such a degree as to suggest that because the word "collaborator" is often used, these people in the West "似乎没有“德奸”、“日奸”和 “荷兰奸”的概念". When a Frenchman called another Frenchman a "collaborateur," could he mean anything other than "collaborateur des allemands"? and could he ever be so neutral in using that phrase as to lack what me might well translate as "法奸"? Mr. Leung could have insinuated such a thought only because at the back of his mind there was a notion that "they" were more reasonable and detached than "we" are; but this is plain non-sense.

2007年11月8日星期四

[最佳華語片一百部] The Best 100 Chinese Motion Pictures
排名 年份 電影 地區 導演
1 1948 小城之春 中 國 費 穆
2 1986 英雄本色 香 港 吳宇森
3 1990 阿飛正傳 香 港 王家衛
4 1984 黃土地 內 地 陳凱歌
5 1989 悲情城巿 台 灣 侯孝賢
6 1984 省港旗兵 香 港 麥當雄
7 1967 龍門客棧 台 灣 胡金銓
8 1982 投奔怒海 香 港 許鞍華
9 1971 俠女 台 灣 胡金銓
10 2000 臥虎藏龍 台灣 / 香港 李 安
11 1937 馬路天使 中 國 袁牧之
12 1991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台 灣 楊德昌
13 1976 半斤八兩 香 港 許冠文
14 1999 鎗火 香 港 杜琪峰
15 1967 獨臂刀 香 港 張 徹
16 1972 精武門 香 港 羅 維
17 1994 陽光燦爛的日子 內 地 姜 文
18 1953 危樓春曉 香 港 李 鐵
19 1995 西遊記 香 港 劉鎮偉
20 1970 董夫人 香 港 唐書璇
21 1988 胭脂扣 香 港 關錦鵬
22 1994 重慶森林 香 港 王家衛
23 1984 似水流年 香 港 嚴 浩
24 1985 童年往事 台 灣 侯孝賢
25 1987 紅高粱 內 地 張藝謀
26 1981 父子情 香 港 方育平
27 1947 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 國 蔡楚生
28 1996 甜蜜蜜 香 港 陳可辛
29 1934 神女 中 國 吳永剛
30 1935 大路 中 國 孫瑜
31 1979 瘋劫 香 港 許鞍華
32 2002 無間道 香 港 劉偉強、麥兆輝
33 1978 醉拳 香 港 袁和平
34 1979 蝶變 香 港 徐克
35 1994 東邪西毒 香 港 王家衛
36 1997 香港製造 香 港 陳果
37 1948 清宮秘史 中 國 朱石麟
38 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 香 港 李翰祥
39 1967 英雄本色 香 港 龍剛
40 1983 新蜀山劍俠 香 港 徐克
41 1986 恐怖份子 台 灣 楊德昌
42 1989 喋血雙雄 香 港 吳宇森
43 1991 黃飛鴻 香 港 徐克
44 1992 阮玲玉 香 港 關錦鵬
45 1992 秋菊打官司 內 地 張 藝謀
46 1950 我這一輩子 內 地 石揮
47 1959 江山美人 香 港 李翰祥
48 1969 冬暖 台 灣 李翰祥
49 1987 秋天的童話 香 港 張婉婷
50 1987 倩女幽魂 香 港 程小東
51 1959 紫釵記 香 港 李鐵
52 1960 人海孤鴻 香 港 李晨風
53 1965 舞台姐妹 內 地 謝晉
54 1987 龍虎風雲 香 港 林嶺東
55 1993 霸王別姬 香港 / 內地 陳凱歌
56 2000 一一 台 灣 楊德昌
57 1955 寒夜 香 港 李晨風
58 1967 破曉時分 台 灣 宋存壽
59 1979 空山靈雨 台 灣 胡金銓
60 1985 警察故事 香 港 成龍
61 1993 新不了情 香 港 爾冬陞
62 1993 囍宴 台 灣 李安
63 2000 站台 內 地 賈樟柯
64 1960 野玫瑰之戀 香 港 王天林
65 1960 可憐天下父母心 香 港 楚原
66 1960 難兄難弟 香 港 秦劍
67 1980 第一類型危險 香 港 徐克
68 1983 半邊人 香 港 方育平
69 2000 榴槤飄飄 香 港
70 1933 小玩意 中 國 孫瑜
71 1949 哀樂中年 中 國 桑孤
72 1973 七十二家房客 香 港 楚原
73 1982 烈火青春 香 港 譚家明
74 1986 戀戀風塵 台 灣 侯孝賢
75 1992 92 黑玫瑰對黑玫瑰 香 港 劉鎮偉
76 2002 少林足球 香 港 周星馳
77 1937 夜半歌聲 中 國 馬徐維邦
78 1974 再見中國 香 港 唐書璇
79 1980 撞到正 香 港 許鞍華
80 1985 青梅竹馬 台 灣 楊德昌
81 1993 藍風箏 內 地 田壯壯
82 1948 太太萬歲 中 國 桑孤
83 1957 曼波女郎 香 港 易文
84 1959 豪門夜宴 香 港 李晨風、李鐵、 吳回、羅志雄
85 1972 秋決 台 灣 李行
86 1986 芙蓉鎮 內 地 謝晉
87 1989 賭神 香 港 王晶
88 1989 旺角卡門 香 港 王家衛
89 1997 春光乍 香 港 王家衛
90 2000 花樣年華 香 港 王家衛
91 1948 萬家燈火 中 國 沈浮
92 1953 中秋月 香 港 朱石麟
93 1955 父母心 香 港 秦劍
94 1959 林則徐 內 地 鄭君里、岑範
95 1962 紅樓夢 內 地 岑範
96 1983 打擂台 香 港 黃志強
97 1984 上海之夜 香 港 徐克
98 1984 五郎八卦棍 香 港 劉家良
99 1985 黑炮事件 內 地 黃建新
100 1992 青少年哪叱 台 灣 蔡明亮
101 1993 戲夢人生 台 灣 侯孝賢
102 1995 女人四十 香 港 許鞍華
103 1999 一個都不能少 內 地 張藝謀


101 位 投 票 成 員 名 單
投 票 成 員 代表界別 投 票 成 員 代表界別
1. 也斯 影評人、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主任,兼任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 2. 文雋 電影監製、編劇、專欄作家、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席
3. 方平 電影監製、演員 4. 方育平 電影導演
5. 木星 電影硬照攝影師 6. 王天林 電影導演、電視監製
7. 王家衛 電影導演 8. 王晶 電影導演、編劇、監製,編劇
9. 王璐德 電視監製 、香港電台電視部監製 10. 史文鴻 電影文化人
11. 石琪 影評人、專欄作家 12. 列孚 影評人
13. 朱耀偉 學者 、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14. 何思穎 影評人 、 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電影講師
15. 何緯豐 影評人 、 香港影評人協會會長 16. 但奴 影評人、資深電影宣傳創作
17. 余慕雲 香港電影史專家 18. 吳昊 學影學者、資深電視人、香港史專家
19. 吳思遠 電影導演、監製、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 20. 呂大樂 學者、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21. 岑建勳 電影監製、演員 22. 岑崑南 詩人、文化人
23. 李焯桃 影評人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前會長 、 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藝術總監 24. 李照興 影評人
25. 卓伯棠 導演、電影學者、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電視系系主任 26. 林旭華 傳媒文化人、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
27. 林沛理 影評人 28. 林奕華 劇場導演、專欄作家
29. 林紀陶 影評人、電影編劇、香港電台第一台電影節目《電影兩面睇》主持 30. 林娉婷 影評人
31. 林超榮 影評人、電影編劇、專欄作家 32. 林錦波 影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董事及理事
33. 施潔玲 電視監製 34. 洛楓 詩人、小說家、影評人
35. 韋家輝 電影導演、編劇 36. 唐基明 電影導演、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戲劇組監製
37. 唐詠詩 香港電影資料館館長 38. 徐小明 電影及電視監製、導演、演員、九倉有線電視執行董事及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
39. 徐克 電影導演、監製 40. 朗天 影評人、文化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41. 翁維銓

電影導演、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監製及製作管理系主任

42. 馬偉豪 電影導演、監製
43. 馬傑偉 學者、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44. 張同祖 電影導演
45. 張志成 電影導演、編劇 46. 張叔平 電影美術指導、剪接
47. 張承勷 電影監製、編劇 48. 張偉雄 影評人、獨立電影導演、編劇
49. 張健華 電視監製、導演 50. 張堅庭 電影導演、編劇
51. 張敏儀 前香港廣播署署長及前香港電台台長 52. 張鳳麟 影評人、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53. 戚家基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 54. 梁文道 文化評論人、傳媒人、專欄作家
55. 梁家輝 演員 56. 梁款 文化評論人、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57. 莊文強 電影編劇 58. 莊澄 電影監製、出品人、編劇、 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副會長
59. 許鞍華 電影導演 60. 陳可辛 電影導演、監製
61. 陳果 電影導演 62. 陳柏生 《電影雙周刊》總編輯
63. 陳清僑 學者 、 嶺南大學中心主任 64. 陳嘉上 電影導演、監製
65. 陳慶嘉 編劇、監製 、 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會長 66. 陳慧 小說家、專欄作家
67. 陳翹英 編劇、專欄作家 68. 湯禎兆 影評人
69. 登徒 影評人 、 香港電台第二台電影節目《娛樂滿天星》主持 70. 馮美華 錄像藝術工作者、香港當代文化中心項目總監
71. 馮意清 電影導演 、 鐳射發行公司董事 72. 黃仁逵 美術指導、多媒體藝術家、專欄作家
73. 黃奇智 藝術工作者,曾任電台節目主持 74. 黃岳泰 電影攝影師、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會長
75. 黃秋生 演員 76. 黃國兆 影評人、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節目策劃
77. 黃淑嫻 影評人、電影學者、現任嶺南大學社區學院講 78. 黃愛玲

影評人、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

79. 楊凡 電影導演 80. 董瑋 武術指導、演員、導 演
81. 榮念曾 劇場藝術家、「進念.二十面體」創作總監、香港創意工業研究組成員 82. 蒲鋒 影評人
83. 趙良駿 電影導演 84. 劉天賜 電影編劇、專欄作家
85. 劉細良 現任商業電台節目《光明頂》主持 86. 潘國靈 影評人、作家
87. 鄭丹瑞 電影演員、編劇、監製 88. 鄭佩佩 演員
89. 黎肖嫻 影評人、學者、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 90. 盧偉力 劇場工作者、學者
91. 蕭若元 電影編劇、監製、資深電視人 92. 鮑德熹 電影攝影師
93. 邁克 影評人、作家 94. 鍾寶賢 歷史學者 、 浸會大學歷史學系講師
95. 魏紹恩 電影編劇、影評人 96. 鄺文偉 電影編劇
97. 羅啟銳 導演、編劇 98. 羅維明 影評人
99. 譚家明 電影導演 、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講師 100. 關錦鵬 電影導演
101. 嚴浩 電影導演